王子明《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docVIP

王子明《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子明《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 - 图文 三、重点字 发 于 畎亩 举 筑 士 海 市 故 降 大任 于 是 必 苦 心志 劳 筋骨 饿 空乏 行 拂 乱 所为 所以 动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对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练)”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所行不顺,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而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往往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孟子得出的结论是: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 被任用、被起用 在 田间、田地 被举用、被选拔 捣土用的杵 狱官 海滨 集市 所以 下达、交付 重大的责任/使命 给 这样 一定 使….受苦 思想意志 使…..劳累 身体 使….受饥饿之苦 使….受贫困之苦 行为 使….受到违背 使….受到扰乱 所做的事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使…..惊动 于 在 忍 性 曾 恒 过 然后 困 于 衡 虑 作 征 色 喻 入 则 无 法家 拂士 拂 出 敌 外患 亡 然后 使…..坚强起来 性格 通“增”,增加 常常 犯过失 这样以后 困惑 在 通“横”,梗塞,不顺 思虑 奋起、有所作为 表现 脸色 了解、知道 在国内 如果 没有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通“弼”,辅佐 在国外 势均力敌 外部的祸患 灭亡 这样以后 3、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5、作者承第一部分例证承上启下的出的结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孟子在第①段中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要成大器必先经受磨砺 的道理;第②段中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则强调了人的主观因素在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五、问答题 1、第1自然段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有怎样的共同点?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之后才成就了一番出色的事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是人”指什么人?作者由列举的历史人物写到“是人”,这是什么顺序? 如上文列举的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的人。采用了从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事实之后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 4、人经受一番磨练的目的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内心惊动,性情坚韧,原来所没有的才能得以增长,从而担当起上天下达的重大胆子。)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讲道理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6、第2自然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先从个人角度论证个人在困境中奋发(正面);后从国家角度论证理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反面)。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论述了什道理?怎样理解这句话? 论述了”死于安乐“的道理。这句话是针对国君提出的,意思是说如果国内没有执法严格,敢于直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外面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国君就会沉迷于安乐。这样国家往往会灭亡。 9、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0、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先举个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和“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最后归纳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只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