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99入门布线规则及快速制板流程.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rotel 99 介绍 ? Pretel 99 软件的简单介绍。 ? Protel 99 原理图绘制的方法介绍。 ? Protel 99PCB 的画法及印制板画图 的注意事项。 ? Protel 99 元器件封装自制方法。 Protel 99 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现 代电子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规 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使印制电 路板的走线愈加精密和复杂,传统的手 工设计和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已越来 越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各类电路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应运而生, Protel 就是这类软件的 杰出代表。 Protel 99 的特点 Protel 是 Protel Technology 公司的产品, 它 是 一 个 基 于 Windows 平台的 32 位 EDA (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设计系统, 具有丰富多样的编辑功能、强大便捷的自动化 设计能力、完善有效的检测工具、灵活有序的 设计管理手段,它为用户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原 理图元件库、 PCB 元件库以及出色的在线库编 辑和库管理,良好的开放性还使它可以兼容多 种格式的设计文件。 Protel 99 还支持 Windows 平台上的所有输出外设,提供高分辨 率的光绘文件,使用户可以轻松地控制电子线 路设计的全过程。 原理图设计系统的特点 ? 分层次组织的设计环境 ? 强大的元件及元件库的组织功能 ? 方便易用的连线工具 ? 强大的编辑功能 ? 设计检验 ? 与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的紧密连接 ? 自定义原理图模板 ? 高质量的输出 印制电路板( PCB )设计系统的特点 ? 丰富的设计法则 ? 易用的编辑环境 ? 轻松的交互性手动布线 ? 简便的封装形式的编辑及组织 ? 高智能的基于形状的自动布线功能 ? 万无一失的设计效验 Protel 99 的体系结构 Protel 99 虽然包含有数目众多的服务器程 序,但基本上可以分为 5 个组件: ? 原理图设计组件 ? PCB 设计组件 ? 自动布线组件 ? 可编程逻辑器件组件 ? 电路仿真组件 Protel 99 的文件组成 ? “ Backup” 子目录:当前打开的设计数据库文件每到设 定时间后,系统会自动地为其进行备份,自动备份的文 件就放在这个目录之中。 ? “ Examples” 子目录:保存 Protel 99 自带的例子文件, 新建的文件系统默认存在该目录下。 ? “ Help” 子目录:保存 Protel 99 的帮助文件。 ? “ Library” 子目录:该目录存放所有的自带库文件,其 下还有 5 个子目录,分别存放 PCB 元件库、 PLD 元件库、 原理图元件库、信号完整性库和仿真元件库。 ? “ System” 子目录:存放 Protel 99 中的服务器程序文件。 Protel 99 的文件类型 文档扩展名 类型说明 .bk* 自动备份文件 .ddb 设计数据库文件 .lib 元件库文件 .net 网络表文件 .pcb 印制电路板文件 .pld 可编程逻辑器件描述文件 .prj 项目文件 .rep 报告文件 .sch 原理图文件 .txt 文本文件 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 ? 原理图的设计 ? 产生网络表 ?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制作 PCB 的步骤 : ? 画出 PCB 电路图。 ? 将 PCB 电路图打印在转印纸上,注意要打印在 光滑的一面上,这样才可以转印到铜板上。 ? 将打印好的图有墨的一面和打磨好的铜板对好, 贴在一起。 ? 将贴好的板子在热转印机里转印,将墨从纸上 印到铜板上。 ? 小心的将纸揭开撕下,将铜板放在腐蚀液里腐 蚀,待板子上多余的铜被腐蚀掉以后,将板子 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板子固定位置上打 好洞,并用砂纸打磨掉墨。 ? 涂好松香水,准备焊接。 绘制 PCB 图注意的几个问题: ? 检查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是否有冲突? ? 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 元件是否便于更换,插件是否方便? ? 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是否有距离? ? 调整可调元件的放置是否调整方便? ? 信号流程是否流畅且互连最短? ? 插头、插座等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 元件焊盘是否足够大? ? 需要散热的地方是否安装了散热片? 走线规律 1 、走线方式 尽量走短线,特别是小信号 ( 12mil) 。 2 、走线形状 同一层走线改变方向时,应走斜线。 3 、电源线与地线的设计 40 - 100mil ,高频线 用地线屏蔽。 4 、多层板走线方向相互垂直,层间耦合面积最 小;禁止平行走线。 5 、焊盘设计的控制 检查走线 1 、间距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线 宽最细为 12mil ,线距最小为 15mil 。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