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使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1.0 钢结构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1.0.1 总则 1.0.1.1 适用范围 当前,建筑钢结构在我国得到蓬勃的发展,为了适应建筑钢结构发展的需要,确保工程 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施工工艺标准。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的加工制作。 1.0.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 一 1998 (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2001 (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 81 -2002 (4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82 -91 1. 0. 2 术语符号 1.0.2.1 术语 (1)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变更文件等的统称。 (2 )材质证明书:由钢材生产部门或销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某批 钢材质量的证明文件。 (3 )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腹板、翼缘板、连接板、节点板、加劲肋 等 (4 )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单元,如焊接 H 形钢、牛腿等。 (5 )构件:由若干零件、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6 )抗滑移系数:高强度螺栓连接中,使连接件摩擦面产生滑动时的外力与垂直于摩 擦面的高强度螺栓预拉力之和的比值。 (7 )预拼装:为检验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在安装前进行的拼装。 (8 )放样:按照技术部门审核过的施工详图,以 1 ∶1 的比例在样板台上划出实样,求 出实长,根据实长制成样板。 (9 )号料:以样板为依据,在原材料上划出实样,并打上各种加工记号。 1.0.2.2 符号 采用国家通用符号。 1.0.3 基本规定 1.0.3.1 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 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施工现场应有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1.0.3.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1.0.3.3 钢结构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采用的原材料及成品应进行进场验收。 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国家相关标 准、规范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见证取样、送检。 (2 )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3 )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检查认可。 1.0.3.4 建筑钢结构的制作单位,应根据已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详图。施工详图应经原设 计工程师会签及由合同文件规定的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施工。当需要修改时,制作单位应向原 设计单位申报,经同意和签署文件后修改方可生效。 1.0.3.5 钢结构制作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详图的要求以及制作单位的条件, 编制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应包括:施工中依据的标准,制作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成品的质 量保证和为保证成品达到规定要求而制定的措施,生产场地的布置。采用的加工、焊接设备 和工艺装备,焊工和检查人员的资质证明,各类检查项目表格和生产进度计划表。 制作工艺应作为技术文件经发包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批准。 1.0.3.6 钢结构制作单位应在必要时对构造复杂的构件进行工艺性试验。 1.0.3.7 连接复杂的钢构件,应根据合同要求在制作单位进行预拼装。 1.0.4 施工准备 1.0.4.1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进行图纸会审,与甲方、设计人员、监理充分沟通,了解设计意图。 (2 )审核施工图:根据工厂、工地现场的实际起重能力和运输条件,核对施工图中钢 结构的分段是否满足要求;工厂和工地的工艺条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3 )详图设计: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构件详图设计,以便于加工制作和安装。 (4 )加工方案及工装设计 1)钢结构的加工工艺方案,由制造单位根据施工图及合同对钢结构质量、工期的要求 编制,并经工厂(公司)总工程师审核,经发包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 )根据构件特点和工厂实际情况,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操作方便,应适当设计制作部分 工装夹具。 (5 )组织必要的工艺实验,如焊接工艺评定等试验,尤其是对新工艺、新材料,要做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