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与英伟达(NVIDIA).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导体行业人物报告作业 黄仁勋与英伟达(NVIDIA) 高旺 黄仁勋与英伟达 (NVIDIA) 在美国硅谷,曾经有不少华人书写过辉煌的历史,例如王安、王嘉廉、杨致 远等,如今他们大多退出一线舞台。有一位足以比肩前面三人的华人企业家,至 今仍活跃在硅谷,并不断创造奇迹,却长期游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他就是 NVIDIA 创始人黄仁勋。 (一)艰苦的求学阶段 黄仁勋于1963 年2 月17 在台湾台北出生,父亲是一位化工工程师,母亲是 一名教员。 黄仁勋和哥哥后来被送往美国,在肯塔基州一间环境比较凶险的寄宿制基督 教学校就读。那段岁月锻炼了黄仁勋的领导力与适应力,因为他不仅能与大他7 岁的、浑身刀疤的室友和睦相处,还能教他怎样读书。而他自己经常在学校要求 所有人做礼拜的时间,躲到衣橱里,等大家都走后独自看书。 为了谋生,哥哥在附近一家烟草农场干活,黄仁勋放学后负责清扫男生宿舍, 包括厕所。由于经济困难,两个孩子想念父母时,只能把想说的话录成带子,寄 回家中。这样的日子持续两年。 黄仁勋后来说,这两年他上了危险的一课,自己不仅没有变坏,而且学会了 独立、适应与坚强。 16 岁那年,他通过高中联考,进入俄勒冈州立大学,主修电机工程。在俄勒 冈州立大学,他不但收获了专业知识,还赢得了爱情。1983 年,黄仁勋 20 岁, 就 “大言不惭”地对工程实验室的伙伴,同时也是他的第一位女朋友Lori 许诺, 自己会在30 岁的时候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黄仁勋的真心与壮志打动了对方, 五年后他们结婚了。 (二)早期工作的积淀 1983 年大学毕业后,黄仁勋怀揣梦想,直奔硅谷。他踏入硅谷的第一步是加 盟AMD 公司并成为一名芯片设计师,周围一堆博士,他倍感压力,于是利用业余 时间到斯坦福大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这为他后来创办NVIDIA 打下了最初 的技术基础。而AMD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培养了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两年之后 (1985 年),他跳槽到LSILogic。这也是一家芯片公司,但比较 倾向于芯片的图形处理。他在设计部门呆了两年后就要求调到销售部门,并最终 成为集成芯片部门的总经理。对于这一转变,黄仁勋说:“从工程部转到销售部, 这是我曾经做出的最佳职业选择,我逐渐学会了产品的设计开发如何与市场结合。 因为我意识到,消费者并不关心你从哪家商学院毕业,他们只关心一件事,你的 产品对他有什么好处。” 1 半导体行业人物报告作业 黄仁勋与英伟达(NVIDIA) 高旺 那时候的硅谷,不仅AMD,甚至 Intel 都还仅仅是半导体公司中的小字辈, 而微软也才刚刚把自己的MS-DOS 卖给IBM。无论是CPU 还是图形芯片,都没有 出现如今天这样一两家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而是群雄逐鹿的格局。 与格局相对明朗的行业相比,在这类创业型的公司里,更容易学会如何把握 机会,也更容易尝到何为失败。 (三)公司的初创时期 工作期间,黄仁勋结识了SUN 公司的两个工程师——克里斯和普雷艾姆。三 人经常到硅谷高速旁的一家咖啡馆畅想未来。1993 年,在三人共同创办了NVIDIA, 立志要打造一个图形芯片帝国。其中,克里斯担任副总裁,普雷艾姆担任首席技 术官,黄仁勋因为既有技术又懂销售,所以做了总裁兼CEO,这两个职务他一直 担任至今。 黄仁勋有意将上班的第一天定在1993 年的2 月17 日,正好是他30 岁的生 日,也正好兑现了他对妻子的承诺。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黄仁勋在创办公司时曾经给一位分析师打电话,想听听 对自己准备在图形芯片领域创业的建议。这位叫乔恩的分析师后来回忆说:“当 时,我告诉他,这个市场还没起步且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 家公 司,你最好别干这个。” 但黄仁勋并没有听从对方的建议,因为直觉告诉他, 图形芯片会在未来大放异彩。 (四)初期的失败与教训 NVIDIA 的第一次选择,恰好反映了几位创业者以往的技术经历所给予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