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南澳一号考古发现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南澳一号考古发现》的内容,具体内容:南澳一号,原名南海二号,2009年9月25日改称南澳一号。它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附近...
南澳一号,原名南海二号,2009年9月25日改称南澳一号。它是一艘明朝万历年间,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附近海域的商船。关于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之发现
南澳县是一个海岛。在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有渔民潜入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2007年5月25日、26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这片海域立即被监控起来,广东省文化厅紧急调集10名水下考古人员组成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委派海洋救捞作业船舶赶赴现场,控制沉船点,并向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政府作了报告。在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完成了水下摸探、采集和测绘工作,绘制出外围文物分布图、沉船平面总图和沉船纵、横剖面图,获取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采集外围文物近800件,加上渔民上交的200多件,总数超过1000件。
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当时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之定名
由于这是南海海域发现的又一艘保存较完好、满载珍贵瓷器的古代沉船,而且在1987年的南海海域发现了南海一号,而被命名了南海二号。因为南海2号沉没海域的海底能见度较高,可达5米左右,在水下摄影、录像、绘图较为方便。当年广东省考古所准备根据水下考古情况,制定一个最适宜的科学水下考古方案。
之海域位置
南澳岛濒临西太平洋,位于广东、福建的海上交界处,与古代著名港口泉州港仅咫尺之遥,自古是军事重镇、交通要道、重要贸易通道。明代粤东的海外贸易活动一度以南澳为中心,这里被称为南澳港,是国际贸易货物的转运、集散中继站和必由之路。明代南澳港是南商上下的必经之地,各国商船也多停泊于此地进行互市活动。每年四五月间,各地海上聚集于此,进行互市贸易。每当三四月东南风起,南澳商船纠集出航,由南澳入闽,入浙江等地贸易;八九月西北风盛,又满载丝织品与棉织品,扬帆顺风而下返回南澳,与本地海外商人贸易或远航东南亚贸易。潮州商人往来南北,获利甚巨。
有专家称,堪称广东发达海洋文明的印证,也有可能印证南澳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这条沉船与南海I号,一西一东,两朵姐妹花交相辉映,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
之文物价值
船上出水的瓷器中最早有北宋的,最晚是明末的,涵盖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另外,宋代的酱色釉茶盏、明万历青花仕女大盘、青花义字大盘根据省文物鉴定站专家的鉴定,船上出水的近200件瓷器,有盘、碗、罐、碟、瓶、盖盅等,风格古朴,不少是喇叭口的青花大碗,其中10件可定为馆藏国家三级文物。
当年(2007年6月)船上出水的近200件瓷器年代介于宋到明之间,主要是粤东本地民窑的产品,有少量出产于福建漳州、江西景德镇。据推断应为明朝万历至嘉靖年间所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劳动生产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广东陶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潮州是中国古瓷都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潮州瓷器就已远销罗马和埃及;宋代的潮州笔架山窑场盛极一时,韩江两岸沿江十里,烟火相望,潮州因此有瓷都之称;明代,潮州瓷器又迎来一个生产和出口的鼎盛时期。专家认为,南海二号上出水的大量不同年代、本地窑口的民窑瓷器将对研究古代潮汕地区海外贸易状况提供非常珍贵的文物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