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读书随笔.docx

《师魂――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读书随笔.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3 师魂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读书随笔灵空山镇下兴居小学仲露 林老开头就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 计,师德为本。也给出了一些很强的例子支撑,比如《礼记 学记》有如下论述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这是强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道理。《荀子 大略》中 国将兴,必贵师 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 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和《荀子修身》中论述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 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强调的都是 “教育大 计,教师为本 ”的理念。《吕氏春秋》一书中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 义。礼胜义立则位尊矣。”和《礼记 学记》中的 择师不可不慎也”说的就是 教 师大计,师德为本 ”的道理。 第一中华名族文化历来崇德 xx 孔子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 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这都是强调 德政”即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荀子 强国》说 礼乐则 修,分义则明,举措则时,爱利则形,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 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 ”也 把道德之威视为 “国威”1之一,这正是 “德治”的道理所在。 “君子进德修业 ”和 《礼记大学》强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讲个人要提高自身的 道德修养,学校也要注重培养人的德行。 第二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文学创作 第三中华民族文化历来崇尚艺术 第四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科学发明 精神的最好诠释,它使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成就有一个概括性的了 解。在序言里,李瑟约提出了一个根本问题: 为什么中国竟然如此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度?这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崇高自 主的人格,质疑求真的特质、 “和而不同”的思维特点以及 “崇尚理性”的精神。 第五中华民族文化历来以教育为先 最早的学校 “成均、痒、序、校 ”。从西周的 “官学 ”和“乡学”到春秋时期出现 Dev孔子的儒家私学。都已经有了完整的课程设置,即礼、乐、射、御、书、 数。简称 “六艺 ”。 第六中华民族文化历来坚持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 xx 的人生信条: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即生无所息。《周易》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荀子道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司马迁在狱中完 成了五十二万字的鸿篇巨制 ——《史记》,实现了他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的伟大的理想。清代 2蒲松岭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 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些 都说明中华名族从来就不怨天尤人,反而把挫折当做考验,活着就是要自强不 息。 第七中华名族历来以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心理和谐和团结互助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孟子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庄子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这都是强调人际和谐 与社会和谐,同时, “天人合一 ”仁“爱及物 ”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八中华名族历来为民利民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的价值 中华名族的历史上不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的 明君。唐太宗强调以民为本,常说: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 第九中华名族文化历来重视法治重视依法治国 第十中华民族文化历来注重亲仁善邻 “讲信修睦 ”讲求国与国之间的 “和睦相 处”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兵“者, 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这些慧语阐明了中华民族 历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态度。中华文明遵循 “强不执弱 ”富“不侮贫 ”的国家交 往准则。 3 认为还有以德服人才能 “协和万邦”,才能 “天下之人皆相爱 ”,这是强 调国家之间相处的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则是强调对待他国的文明要 真诚地尊重和包容,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合作谋求和平、反对战争, 要以双赢促进人类发展。国际繁荣。由此发展而来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也成 为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国家交往准则。这也就是中华文明强调和推崇的 “以和为 贵”天“下大同 ”。4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