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考试《传热学》复习题(精品文档).docxVIP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考试《传热学》复习题(精品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考试《传热学》复习题 一.导热 1.( 06 年一 .3/05 年一 .3)热电偶的时间常数问题。 ①影响因素:热电偶的几何参数( V/A ),物理性质( ρ、 c),换热条件( h)。 ②对换热条件的要求:尽可能减小体面比 V/A ,同时在满足集中参数法条件( Bi ≦ 0.1)下尽可能强化对流换热(增大 h)。 2.( 03 年一 .5)对非稳态导热而言, 导热微分方程中只出现热扩散系数 a。那是否可以认为, 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系数 a 有关,而与导热系数 λ 无关? 答: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写不仅包括控制方程, 还包括定解条件。 所以虽然 非稳态导热的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系数 a 有关,但边界条件中却有可能包括导热系数 λ(如 第二或第三边界条件) 。因此上述观点不对。 二.对流 1(. 10 年一 .7)有人说对流换热的强度从本质上决定于导热过程, 请解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并从对流换热强化方法上至少举出两种强化方法来佐证你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是对的, 因为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宏观运动所造成的热量转移以及贴壁处流体中 分子导热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联合作用的结果, 对流传热量就等于贴壁流体层的导热量 (不考虑辐射)。比如对于单相对流传热,通过减薄边界层来强化换热就是为了减小流体的导热热 阻。对于相变对流传热,通过减薄或破坏液膜也是为了减小液膜的导热热阻。 2.( 06 年一 .7)影响外掠管束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h 的因素。 答:①管子排数 n。②管间距 s1/d,s2/d。③管束排列方式(叉排还是顺排) 。④流体流动方向 与管束轴向夹角 θ 。⑤流体的物性。⑥流体的流速 u。 3.( 04 年一 .10)在稳定膜态沸腾过程中,为什么换热系数随 Δt 增加而迅速上升? 答:因为此时 Δt>200 ℃,在加热表面上形成了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的蒸汽有规则地排离 膜层, 再加上此时壁面温度远高于液体饱和温度, 汽膜内有不能忽略的辐射传热, 所以换热 强度又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随 Δ t 增加而迅速上升。 4.( 03  年一 .3)两滴完全相同的水滴在大气压下分别滴在表面温度为  120℃和  400℃的铁板 上,试问滴在哪块板上的水滴先被烧干,为什么? 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传热时,上述两水滴的过热度分别是 Δ t=t w- ts=20℃和 300℃,由 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知, 前者表面发生的是核态沸腾, 后者发生的是膜态沸腾。 虽然前者传 热温差小,但其表面传热系数大,从而表面热流反而大于后者。所以水滴滴在 120℃的铁板 上先干。 5.( 04 年一 .9)试说明为什么一根管子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传热一般大于竖直放置时的自然对流传热? 答:因为管子竖直放置时,相当于竖直平板, 流体热边界层较厚, 而水平放置时热边界层较 薄,且存在由于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旋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因而自然对流传热更强。 6. Nu Nu Bi  数与 Bi 数。 数: Nu=hl/ λ ,λ 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数: Bi=hl/ λ , λ为固体的导热系数,  h 一般未知,因而 Nu 数是待定特征数。 h 一般情况下已知,因而 Bi 数是已定特征数。 对管内强制对流传热,采用短管和弯管(或螺旋管)强化换热的机理。 答:采用短管, 是利用流体在管内换热处于入口段热边界层较薄, 因而换热强的热点, 即入 口效应,从而强化换热。 对于弯管(或螺旋管) ,流体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连续地改变方向,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横截面上会产生二次环流,增加了扰动,从而强化了换热。 在进行外掠圆柱体的层流强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时,为了测量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需要布置测量外壁温度的热电偶,试问热电偶应布置在圆柱体周向方向的何处? 答:在 0° ~180°内表面传热系数的平均值 hm 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80°前、后),布置热电 偶时, 应该布置在圆柱体周向对应于这两个角度处, 由于对称性, 在圆柱体的下半周还有两个点可以布置。 9. 管内流动时(计及入口效应)的入口效应修正系数大于 1,而流体横掠管束时的总管排 修正系数却小于 1,为什么? 答:对管内流动,由于入口效应,人口段热边界层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较高,因而要乘 以大于 1 的修正系数。而对流体横掠管束的流动, 管子排数越少, 后排管束的扰动减小,因 而要乘以小于 1 的修正系数。 空气横掠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子排数越多,换热越强,而蒸气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子排数越多,换热强度越低。试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答:空气横掠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子排数越多,气流扰动增加,换热越强。而蒸气在管束 外凝结时, 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 凝结液膜越来越厚, 凝结传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力量T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成就未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