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弹性稳定分析.docxVIP

弧形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弹性稳定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弧形框架结构的设计与弹性稳定分析 一、概况 弧形钢框架位于室内,其内部设施均由下部混凝土结构支撑,框架只需承担自 身重量及与其相关的装饰和悬挂设施的重量。 结构布置方案:由于框架结构需要配合内部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同时也考虑 到结构受力的合理性,采用球半径为 18.4m 的球冠造型,球心距所在楼层楼板 12.5m,32 根 H型钢钢柱沿径向将球等分为 32 份,同时沿环向等距布置 12 道 环梁。受下部结构及建筑开洞的限制,球冠底部收放为 16 根钢柱,沿球冠径向 钢柱向上收放 3 次,每次为间隔收放。在距其第二道梁处收放一次,在距球冠 节点的第五道梁处收放一次,最后在距球冠顶部节点处仅保留 8 根钢柱相交。 收放处采用斜撑构造,柱脚为刚接,其布置图如下: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由结构布置图可以看出,柱子为弧形柱。结构恒载为 1.3kN/m2, 活载为 0.5 kN/m2,按照规范计算,其最大应力出现在洞口柱脚处,应力比为 0.888 。这说明构建足够安全。 由于规范中对弧形柱的计算长度在规范中是没有给定的。因此按照规范条文说明的计算方法,将球冠形钢框架转化为强度问题进行设计分析。按照条文规范采用二阶弹性分析,加上假象力其方法如下: 水平支座及其反力编号从下到上依次为 1 到 13,按照条文说明计算,求出水平支反力为: 表 2-1 支座水平反力(单位: k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6 40 -8.8 15.26 22.7 -36.64 -18.96 16.82 -14.46 31.37 -28.16 -74.62 -91.03 注:方向水平向右为正 的计算如下: 表 2-2 侧移弯矩增大系数 编号 假想水平力 (kN) 水平反力 (kN) 轴力 (kN) μ(mm) H( m) 1 0.10624 -91.03 111 1.4 3.281 1.001979 2 0.213035 -74.62 71 2.9 3.281 1.001598 3 0.420297 -28.16 47 2.4 3.281 1.005678 4 0.615226 31.37 41 1.1 3.281 1.000194 5 0.789655 -14.46 39 1 3.281 1.000384 6 0.939025 16.82 40 1.1 3.281 1.000862 7 1.058646 -18.96 44.6 0.7 3.281 1.002238 8 1.144647 -36.64 52 0 3.281 1.001003 9 1.194437 22.7 70.3 -0.7 3.281 1.001017 10 1.206344 15.26 31 1.1 3.281 1.000822 11 1.114406 -8.8 22.1 -0.9 3.281 1.000066 12 1.116243 40 29.2 -0.7 3.281 1 13 1.017318 9.6 -6.8 -0.7 3.281 1.000151 注:水平向右为正,轴向压力为正 两力叠加后: 表 2-3 二阶应力比 编号 图应力比 图应力比 二阶应力比 1 0.88 0.02 1.001979 0.90 2 0.59 0.01 1.001598 0.60 3 0.52 0.01 1.005678 0.53 4 0.64 0.02 1.000194 0.66 5 0.45 0.06 1.000384 0.51 6 0.12 0.06 1.000862 0.18 7 0.07 0.04 1.002238 0.11 8 0.06 0.04 1.001003 0.10 9 0.06 0.03 1.001017 0.09 10 0.06 0.03 1.000822 0.09 11 0.06 0.01 1.000066 0.07 12 0.03 0.01 1 0.04 13 0.03 0.01 1.000151 0.04 由此方法将计算长度的问题转化为强度问题校核后,其最大应力仍然出现在洞口柱脚处,其应力比为 0.9 。 三、弹性稳定验算 为了进一步验算结构稳定的安全性,对结构进行了以下分析。 1、弹性屈曲分析 1)、无支撑模型 ansys 建模计算了前 30 阶失稳振型,见表 3-1 。第一阶振型相应的特征值即对应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第一阶失稳即发生整体失稳。 ansys 建模计算了前 30 阶失稳振型,见表 3-2 。第一阶振型相应的特征值即 对应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计算结果表明, 1-18 阶振型都是开洞旁柱间支 撑首先发生失稳。即该结构是以柱间支撑的失稳而破坏的。直到第 19 阶振型才 发生结构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