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在德国的早期译介综述-德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 要: 《道德经》是德语世界中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中国典籍之一, 1870年至1945年是《道德经》德译的肇始阶段, 德国学术界在此阶段出现了第一次道的热潮, 对德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以《道德经》最初的德译本为开端, 探究当时德国学界产生道的热潮的渊源, 同时梳理1945年以前德国《道德经》译介的发展脉络, 通过对最早《道德经》德语全译本考述和对该时期代表译者及其译本的分析, 总结出1945年以前《道德经》在德国译介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 《道德经》; 德国; 译介; Abstract: Daodejing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pread and influential Chinese classics books in the German-speaking world. From 1870 to 1945 was the beginning stage of the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The German academic community had its first Dao Fever at this stage and it had a big impact in Germany.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first original German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explores the origins of the Dao Fever in German academic circles at the time, comb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in Germany before1945, examines the first original German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ors and their works of this period.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Daodejing in Germany before 1945. Keyword: Daodejing; Germany; translation; 一、译介背景:第一次道的热潮 《道德经》 (又称《老子》) 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典籍, 这部经典充满了深沉的智慧之言, 展示了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着作之一, 也早已被翻译成包括德语在内的三十多种外语, 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着作之一。1870年, 波莱恩克那教士 (Reinhold von Plaenckner) 和神学家史陶斯 (Victor von Strauss) 先后以TAO TA KINGder Weg zur Tugend和LAO TSES TAO TA KING为名出版了最初的两个《道德经》的德语全译本, 打开了德语世界的《道德经》译介序幕, 自此之后老子学说开始迅速在德语国家传播。德国学术界对老子的接受和研究在1920年左右达到了高潮, 为第一次道的热潮1。究其根源, 特定的学术根源和时代背景造就了该阶段的翻译和研究热潮。 首先, 这股热潮与欧洲老子研究的兴起和繁荣密切相关。18世纪初, 以白晋 (Joachim Bouvet) 和马若瑟 (Joseph de Prmare) 为代表的法国入华耶稣会士开始尝试系统地探究《道德经》与《旧约》之间的关系。在白晋等人之前, 由于儒家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更广泛和深入, 因此入华传教士们对儒家典籍的研究更为重视, 老子和《道德经》则鲜有西方人关注。而白晋等人运用对《旧约》的索隐式注释方法来研究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中国典籍2, 他们对《道德经》的研究打破了西方世界中忽视老子学说的传统, 对《道德经》在欧洲世界的传播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此后, 法国汉学家雷慕沙 (Jean Pierre Abel Rmusat) 于1823年发表了《关于老子的生平以及作品报告》, 并在文中选译了《道德经》的部分章节。他的弟子儒莲 (Stanislas Julien) 的法语全译本于1842年出版, 这两位学者将《道德经》的影响辐射到欧洲其他诸国。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 《道德经》自然开始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娜与国王》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电影论文-艺术论文.docx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013年刊登论文的统计分析-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docx
- 《暗恋桃花源》中剧场性叙事结构话语-戏剧论文-艺术论文.docx
- 《暗恋者》中塑造的现代社会大学中的 形象-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傲慢与偏见》中不同性质的婚姻与当代启示-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奥斯陆协议》下巴以冲突的现状、原因及思考-国际政治论文-政治论文.docx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课堂设计-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教师论文.docx
- 《巴黎圣母院》中体现的法语语言之美-法语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 《爸爸的女儿们》俄语对白的翻译方法与技艺-俄语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 《爸爸去哪儿》传播中湖南卫视及其制作团队的作用-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docx
- 《道德情操论》中“道德运气”问题的理论含蕴和伦理学意义-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docx
-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人物的感官描写及其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德国基本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及经验借鉴-宪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 《第六病室》与《狂人日记》中的人物性格及塑造比较-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与发展变化-音乐论文-艺术论文.docx
- 《点滴的坚持》微电影中的美德传递-电影论文-艺术论文.docx
- 《点石斋画报》对中国近代连环画的影响-近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电影与播音》刊物的研究内容与影响-电化教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 《电子产品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