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怎么算葛立方《韵语阳秋》袁枚《随园诗话》比较阅读答案附译文.docVIP

立方怎么算葛立方《韵语阳秋》袁枚《随园诗话》比较阅读答案附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立方怎么算葛立方《韵语阳秋》袁枚《随园诗话》比较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甲 陶潜、谢眺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①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今之人多作拙易语,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绝倒也。梅圣俞《和晏相诗》云:“因今适性情,稍欲到平淡。苦词未圆熟,刺口剧菱芡。”言到平淡处甚难也。所以《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乙 《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余爱其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日,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朱子曰:“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深故也。郭功甫曰:“黄山谷诗,费许多气力,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诗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诗须传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日难传;何由传到五百年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注]①组丽:华丽。 23.文中“《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创作的《离骚》。(1分) 24.在甲乙文中□□和□□两词,容易被人误解为“平淡”。(2分) 25.与乙文画线句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通俗精妙B.平易深涩C.言简意赅D.深入浅出 26.甲乙两文对“平淡”的理解不一致,加以分析。(3分) 27.两文都写到了梅圣俞的诗,但论证方法不同,请指出并辨析其作用。(4分) 甲文。 乙文。 参考答案: 23.(1分)屈原 24.(2分)拙易(1分)枯槁(1分) 25.(2分)D 26.(3分)甲文认为“平淡”是脱尽绚烂华美之后的境界;是浑然天成,无须雕琢的。乙文认为“平淡”是易于别人理解的;是需要反复修改的。(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陶潜、谢朓的诗平淡而富有意趣,不像后来的诗人那样进行了惊心刺目的雕琢,杜甫说“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想达到平淡的境界,就要去掉华丽的文采。华丽流芬的文采去掉了,便有可能达到平淡的境界,这样看来,陶、谢的境界不是后来那些雕琢的诗人可以达到的。现在的人作诗,把拙劣简易当成了平淡,读了这样的诗,有见识的人没有不讥笑的。梅尧臣在《和晏相》这首诗中说:“我按我的性情作诗,力求平淡,但又苦于不够圆熟,像菱芡一样刺口、有涩味。”可见诗写到平淡这一步是很难的。所以他在《赠杜挺之诗》中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李白也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那就真是好诗了。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漫斋语录》说:“诗歌的用意要精深,语言要平淡。”我很欣赏这句话,每写一首诗,往往要改三五天,有时过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改。为什么呢?就因为追求用意精深要一半工夫,追求语言平淡又要一半工夫。用意欠精深不能超出别人而领先,语言欠平淡则不能让大家读懂。朱子说:“梅尧臣(圣俞)的诗,不是平淡,而是枯槁。”这是为什么?即因为用意欠精深之故。郭公甫说:“黄庭坚(山谷)的诗,费了不少力气,也不知说的什么?”这是为何?即因为语言欠平淡之故。有孝廉汪某投诗给我,我看不懂这诗好在什么地方。汪某说:“我的诗要等五百年后,才有人知道其价值。”我笑道:“一般人读不懂,五天都难得传下去,哪里谈得上传到五百年呢?”(清·袁枚《随园诗话》)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