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屋子里的呐喊——鲁迅
教学目标:
1.素材积累: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深入人物内心,感悟其情感,体会其对人生的态度;
2.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鲁迅。相信大家对鲁迅应该是非常的熟悉了。那我们一起来填写
这样一个句子,格式如下:
我读懂了您笔下孔乙己的迂腐与可笑;
也读懂了您笔下……
也读懂了您笔下……
非常好,看来大家对鲁迅笔下的人物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你们对鲁迅熟悉吗?是的,我最想读懂的是您
那孤单而高贵的灵魂。
或许您会问我为什么我的眼角总饱含泪水?那是因为我爱你爱得深沉……
二、走进鲁迅
1.简介: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字豫山,后改豫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
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
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
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生平
①在绍兴 (1881-1898)
1881、09、25 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
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家庭破落对他思想的影响
一是家庭的破落,使他领略了世态的炎凉,从而憎恨旧阶级。
二是外婆家是农村,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了解到农民的善良、贫苦和麻木,因而后来十分重视农民问
题。
②南京求学时期 (1898-1902)
1898 年 5 月,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免费。改名樟寿为“树人”。
1898 年 10 月,改入矿路学堂念书。
从赫胥黎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影响,形成了“将来必胜于现在,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
发展观点。进化论成为他前期观察事物的思想武器。从而使鲁迅相信青年、相信未来,向前看,但却不能用
阶级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2
③留学日本(1902-1909)
3 月去日本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1903 年 3 月 作《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磬暗故乡。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4、9 入仙台医专
①不愿解剖。
②对学医不感兴趣。解剖 59.3,组织 72.7,生理 63.3,伦理 83,德语 60,物理 60,化学 60.3,平均
65.5。全年级 194 人,68 名。
③看幻灯。
1906 年 3 月 弃医从文,志在文艺运动,注意研究“国民性”,成为一个启蒙主义者。
鲁迅研究的“国民性”,是指“国民中受压迫、受毒害的下层人的落后性,即被统治阶级毒害造成的麻
木的精神状态。
6 月奉母亲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婚后不几日,便与周作人再赴东京。
④杭州、绍兴(1909-1912)
1909 年 8 月 ,离开日本回国后,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生理和化学教员,兼任日籍教师的翻
译。
1910 年 5 月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可办理。
9 月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的监学。
1911 年 7 月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
3
10 月武昌起义爆发,绍兴城内一片混乱,遂应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回校暂管校务。
⑤在北京(1912-1926)
1912 年 2 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去教育部任职。
5 月因教育部北迁,单身前往北京,住进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
8 月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兼第一科科长。
1913 年,开始抄书、辑书,其后又开始抄碑,读佛经,除去教育部上班和逛书店,基本上不出会馆,每日夜
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