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专业考研,难度不小,尤其是在复试面试步骤,导师组会着重考察你专业基础怎么样。准备初试步骤参考书:
先是把书读厚。以学校指定教材为主,参考其它版本教材,兼看其它材料(网上可搜来很多),尽可能多掌握部分信息。这么笔记往往比某一本教科书要全方面,也就是“厚”。
再是把书读薄。在全方面复习基础上,把学习内容综合归纳,印在头脑中。到最终,整本书或全部复习内容,在头脑中就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提要。
这个方法也适适用于准备其它专业考试。
怎样答西方哲学考题
硕士硕士考试结束了,我说说阅卷感受,只对外国哲学专业有效。
今年西方哲学专业课试题有了较大改变,把名词解释、简答题全部去掉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想考察能力,而不单纯是知识。有名词解释、简答题时候,考生为了拿到更多分数,写得很多,以至于名词解释看起来像简答题,简答题看起来像叙述题,叙述题像是教科书。可是,哲学考试不能只考记忆力,还要考考哲学思维能力,分析、论证、解答问题能力。几年来我们出题范围基础上没有改变,全部是围绕关键哲学家关键思想展开,看上去并不难,但要真正答好问题,实际上并不轻易。所以,考生答题时候要注意:
①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根据问题思绪整理答题
思绪,不要一问康德就根据教科书结构从先验感性论一直讲到先验辩证论。当然,这么做会让你得到及格分数,但不会得到好分数。因为你不是在答题,而是在背书。
②正确:不能有常识错误,概念、表述要到位,比如:
康德先验哲学不要写成先天哲学。正确性要求并不妨碍发挥自己见解,相反,基于不正确表述发发挥见解,只能被视为无根基意见。
③清楚:答题之前要把自己思绪整理清楚,不能看到问题就回想教科书,想起什么写什么。知识性内容应该简明扼要,常识性内容当略则略。康德确实是德国伟大哲学家。但答题时候无须把这个信息告诉阅卷人了。
④研究能力:导师全部想要有一定研究能力学生,这么
学生应该能够表现出对原著文本阅读能力,对哲学问题把握能力,对相关文件一定了解,和独立思索、勇于创新能力。当然,在答题短临时间里,考生不可能对全部题目全部表现出好研究能力,不过,应该有亮点,有表现你能力方面。
总而言之,复习考试不能只背教科书,而要充足了解,深入思索;答题时候既要有知识性方面,也要表现出分析论证能力。
今年复试笔试部分实际上是考马哲和中西哲学史。不管考生报考何种专业,对哲学系全部学生来说,这全部是基础。有些考生回复康德“星空和道德法则”题目时,一上来就扣上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帽子,再打上几棍子,这么做不行。二十年前能够,二十年后不行。
中哲书选择
为应付考试话,可读郭齐勇、冯达文二先生主编通史,人大宋志明等编写《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前者在新编写通史里是比较简练。后者为硕士教材,问题史写法,对掌握中国哲学史基础问题,很有帮助。
人大也在编写教材,一套是和人民社合作,一套是和人大社合作。和人大合作基础完稿了,只差我负担一部分。因为以前已经确定和人民社合作编写一部全新教材,所以对这本无大改观教材,一直提不起写作爱好,也不瞧好这部教材,只是因系集体项目,勉强为之。
怎样答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其实是比较难回复,凭经验答题者轻易走两个极端:或是为了说完全说清楚而说了很多,结果一个几分名词解释就像10分20分简答题,或是无话可说,所以三言两语了事。前者分数不成问题,但浪费了时间,后者肯定得不到好分数。名词解释回复需要比较强概括性,包含时间(年代)、地点(国别)、人物(哲学家)、内容(理论学说、命题、概念等)和意义(意义和局限和对后世影响)。关键应该是“内容”。实际上也有技巧。因为有名词解释说不了很多,有名词解释说不完。对于说不完名词解释需要是概括性,关键点到为止,但一定要全部点到。对于无话可说名词解释,需要是前拉后拽--背景和影响能够多说两句。以上仅供参考。
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 原始地址:
举两个例子:
『人是万物尺度』
这是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著名命题。
完整表述是:“人是万物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意思是说,衡量事物尺度是单个人个体感觉。事物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人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一样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以后皮浪把这一见解推向极端怀疑论。19世纪前,大多数思想家将普罗泰戈拉这个命题看作是诡辩论,直到黑格尔,才从认识史发展角度,肯定这个命题表现了思维能动性。
显然,这个命题带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将事物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产物,否定了它们客观性。
但也有其主动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自然哲学传统,把神、人、物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标准,能够看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经典命题,含有一定批判传统、解放思想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