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 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 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杜牧在另一首诗里称为“诗人小谢 城”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 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 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原文】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又名《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 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 五湖东。
【白话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 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 风,展开在宣城的附近,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宛溪两 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深 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 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 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赏析】
诗一开始写登临览景,勾起古今联想,造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 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这种感慨固然由登临引起,但联系 诗人的经历看,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诗人此次来宣州已经是第二 回了。八年前,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治宣州)的时候,他曾在沈的 幕下供职。这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 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事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 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这自然要加深他那种人世变 易之感。
这种心情渗透在三、四两句的景色描写中:敬亭山象一面巨大的 翠色屏风,展开在宣城的近旁,飞鸟来去出没都在山色的掩映之中。 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合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 逝。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 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 的景象。“歌哭”语出《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squo;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rsquo; ” “歌 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宛 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 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接下去两句,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 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 一是落日 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 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 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 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 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 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 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 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 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 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 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 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 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 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 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 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诗人的情绪并不高,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 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诗的节奏 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 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作者介绍】
杜牧(803 — 853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大和二年(828年)进 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 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 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 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 等都是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点总结(素材).docx
-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推断类型选择题.docx
- 2018美国历史学专业大学排名TOP10.docx
- 2019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docx
- 2019年-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docx
- 2019年-2019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docx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上的大气(4)及答案.docx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表形态的塑造(5)及答案.docx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十七章第2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x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0含解析新20180831150.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