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危机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为哪里够得上卓越 ” 这本《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我印象中最早的书名叫《卓越与孤独》 ,为什么改 成了现在的书名? 田涛:本书初稿完成之后,我的合作者吴春波教授将此信息透给了华为轮值 CEO 徐直 军,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书的名字太虚了,而且华为哪里够得上卓越,能不垮掉就不错了, 这对我们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我们由此想到, 本书尽管揭示了华为过往 25年成功的逻辑因素, 但这个逻辑的根本是什 么?无非是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胜利。 价值观又靠什么来维持呢?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才是根 本。华为会不会垮下去、 倒下去, 关键在于它能否围绕核心价值观长期自我批判。 因此之故, 就形成了这本书现在的书名。 这个书名的第一感觉, 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15万华为员工能接受这样一个关于 “死亡 ” 的假定语么?我敢打赌, 你要以这么一个书名写国内大多数企业, 都会遭到指责, 甚至被诉 讼。 田涛、吴春波:任正非说过, “假定 ”是人类最伟大的思维方式。过去 20多年,任正非天 天假定华为明天会垮掉,华为员工的神经早都被危机论打磨得很粗糙了。这个组织有理想, 甚至有妄想主义情结,但却不迷信, 不幻想。 没有多少人知道,华为的深圳龙岗基地以前是 一片乱坟岗, 南京软件园紧挨着烈士陵园, 在风水情结很强的中国商人中, 任正非和华为显 得很坚硬和另类。 在不久前华为的国际咨询会议上,华为一位英国顾问期望任正非展望一下华为今后 10 年与 20年的远景,任脱口而出: “20年以后的华为,我可以告诉你,两个字: ‘坟墓 ’。”在场 有30 多位华为的全球顾问,以及华为的管理高层。华为的德国顾问,戴姆勒 -奔驰公司的前 高管,对此的评论是: “任先生能这么想, 20年后华为会活得更强大,德国能有今天,就是 因为我们民族总有危机意识,华为跟我们很相像。 ” 所以,书中关于 “华为何时会死去 ”、“会不会倒下 ”的讨论,相信在 15万华为人中不会引 起什么反感,或者骚动。 危机论是不是 “狼来了 ”? 那么在你看来, 任正非强烈的危机意识到底基于什么背景?会不会是一种 “狼来了 ”的寓 言式呐喊,以此来凝聚内部的力量? 田涛、吴春波:我们在书中说, “一部华为发展史就是一部危机管理史 ”,无疑是有充分 和大量的故事依据的。 也许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 会有人以案例的形式将华为的艰难与困苦、 挣扎与奋斗展现给读者。 我这里仅以信息产业这一行业的极其独特的禀赋对任正非的危机意 识来源做些阐述。 几十年来的全球信息产业史, 所展现的就是一场 “死亡竞跑 ”,永远有不知名的新晋者找 到新的商业模式, 从而摧毁一个或几个百年贵族, 而当新贵们不再有创新与进步时, 又会有 另外的挑战者迅速占领舞台,其残酷性乃至于惨烈程度只有亲历者才能有切肤感受。 任正非当然是大历史的亲历者, 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理想主义追求, 使得他不 可能不时刻感受到危机的迫压,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种 “理想精神与危机意识 ”相混合的思维 定式,并将之传导到了华为文化的方方面面。 那么,华为成功的核心因素到底是什么?是危机意识或者自我批判么?有人认为, 任正 非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悲观主义,华为是悲观主义的胜利,这样说对么? 田涛、 吴春波: 悲观主义者是做不了组织领袖的,这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性格元素, 商人 可以有忧患感,但却必须神经粗糙,而且杰出的企业家无不是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 任正非很会讲故事, 20多年来无时不在给员工画饼, 他是个讲话极富煽动性和感染力的 “忽悠大师 ”,但他是在真诚地 “忽悠 ”追随者,也真诚地 “忽悠 ”自己,从而燃烧起上上下下的 奋斗的火焰,最终将一个个的 “假定 ”变成了真实。凡是听过任讲话的人,大多有一个感受: 你是在听一个充满了哲理性, 甚至有浓厚的文学细胞的人在讲演。 这种个性的人, 能是个悲 观主义者么? “对冲 ”这个术语用在任正非身上非常合适。 如果他是那种单纯的理想主义者, 没有与之 对立的忧患思维或危机意识去 “对冲 ”,他会得妄想症的。我们知道,任正非患过抑郁症,所 以他显然也不是个天真的乐观派。 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总是在两极之间激荡和平衡, 这是他思 维方式的一大特征,我们称之为 “辩证法的胜利 ”。本书的最后一章对此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自我批判 ”也不能定义为华为成功的核心因素, 它仅是工具而已。 华为的成功说到底是 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常识与真理 ” 核心价值观就是本书中反复强调的那三句话,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 持艰苦奋斗 ”么?你们将之称为 “常识与真理 ”。 田涛、吴春波:是的,这是真正的华为之魂。 “以客户为中心 ”就是西方人的 “客户即上

文档评论(0)

156****9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