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小说(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小说(二) 1.名词术语概要:革命的罗曼蒂克、“革命十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2.作品介绍: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峡中》;萧乾《雨夕》;林徽因《九十九度中》;施蛰存《春阳》;张恨水《啼笑因缘》 3.作家介绍: 李劼人(1891-1962),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现代小说家、翻译家。1891年6月生。原名李家祥,笔名老懒。四川成都人。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被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华阳国志》。”法国汉学家温晋仪称李劼人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中西影响相融合的一个范例”。作为翻译家,他是最早将法国文学名著译介给中国读者的先行者之一。 张天翼(1906-1985),现当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元定,号一之,另有笔名张无诤、铁池翰等。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上小学和中学期间,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1922年写作滑稽和侦探小说,在《礼拜六》杂志发表短篇《新诗》。1924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一年。1926年进北京大学预科。翌年退学,当过家庭教师、职员和编辑等。1929年发表短篇《三天半的梦》。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十字街头》等刊物。创作产量日丰作品,面向现实,内容充实,给文艺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沙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3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左联”,成为有影响的左翼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土饼》、《苦难》,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等。 4.考点概述: (1)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就:①出现了大批的中长篇小说创作。②三部曲作品大量涌现。③小说创作队伍的庞大。④小说创作流派的纷纷涌现。⑤小说创作题材领域的宽广。⑥小说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2)现实主义作家群: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活跃着一支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他们大部分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坚持为人生丽艺术,到了30年代,思想更加成熟,现实主义精神也更加深化。他们和左翼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仍然独立地坚持自己的人生派立场和现实主义风格,虽然缺少左翼文学那种巨大的历史冲击力,但也同样受到了时代潮流的影响,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生活,加强了其小说的现实表现深广度。代表作家主要有:叶圣陶、王统照、王鲁彦、许地山等。 (3)丁玲艺术特点: ①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作为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的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她的作品相当多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如梦珂、莎菲、阿毛、伊萨、丽嘉、曼贞、贞贞、陆萍等等。由于作家对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准确把握和细腻表现,使她们成为中国20-40年代女性形象中一组不可忽略的风景。②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丁玲的作品中作家的主体性相当强烈,她笔下人物的心态其实就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因此,其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作家常常喜欢采用“我”这一叙事角度和日记的文体,又加强了这一特征。③有明确的社会批判意识。丁玲曾分析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是因为“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起了笔,要代替自己来给这社会一个分析”。尽管丁玲的创作道路有过一些变化,但她一直也未曾放弃过社会批判意识,她的作品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却往往指向社会批判,是个人叙事和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 (4)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 ①京派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派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典型象征,具有双重的文化和美学特征:一方面对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 ②文学观念 京派小说家们的文学观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其次,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在30年代的政治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无疑是处在边缘的,因为左翼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海派主张文学商品化,而他们的主张与

文档评论(0)

zhongshanme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