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 述
概 述
纳雍至兴义国家高速公路纳雍至晴隆段(以下简称纳晴高速公路)是贵州省
高速公路网第 6 纵——毕节至兴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正式纳入国家
高速公路横线 G76 (厦门—成都)的联络线(G7612 )—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其
中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南段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已于2012 年 12 月底正式开通运
营,仅剩北段的纳(雍)六(枝)晴(隆)段(即本项目)尚处于初步设计阶段,
因此加快建设本项目是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的需要。本项目是四川省、黔西地区南
下至云南东盟和广西方向的长途过境交通要道,同时使得黔西地区沿线的纳雍、
织金和六枝、晴隆、黔西南州的南北向交通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优化和
完善黔西地区路网布局,促进相关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1) 项目建设特点
拟建项目为国家高速公路横线 G76 (厦门— 成都)的联络线(G7612 )—
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项目性质为新建,其工程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① 路线走向
纳晴高速公路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境内,工程起于纳
雍县寨乐乡对接规划的大方至纳雍一级公路,并与厦蓉高速公路织金至纳雍段相
交(设寨乐枢纽互通),沿线途经纳雍县、织金县、六枝特区、水城县、晴隆县、
普安县,终于普安县江西坡镇普安茶厂对接纳兴高速晴隆至兴义段,并与沪昆高
速公路镇宁至胜境关段相交(设新寨河枢纽互通)。路线全长 161.567km。
② 建设内容
拟建公路主线分段采用双向四、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中与普盘共线段
(岩脚东枢纽互通~荒田枢纽互通长度约39.388km ),采用设计速度 100km/h、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 33.5m ;其余路段(122.179km)采用设计速
度 10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 26m 。本项目共设 11 条连接线,
长度共计 100.369km,均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其中纳雍连接线、百兴连接线设
计速度 60km/h ,路基宽度 12m;其余 9 条连接线设计速度 40km/h ,部分受地
形以及沿线不良地质条件等影响利用老路路段设计速度采用 30、20km/h ,路基宽
度均为 8.5m 。
推荐方案主线全线共设桥梁 54902.8m/112 座,其中:特大桥 22724.7m/17
座,大、中桥 32178.1m/95 座,占路线总长 34.0% ;设涵洞 109 道(含通道涵、
通道兼排水涵)。主线设置隧道 68338m/36 座,均为分离式隧道,其中特长隧
i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纳雍至兴义国家高速公路纳雍至晴隆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道 37856m/10 座,长隧道 21804.5m/11 座,中短隧道 8677.5m/15 座,珙桐隧道
设置辅助施工斜井 190m/1 座;百兴连接线设置隧道 5509m/5 座,其中长隧道
4359m/3 座,中短隧道 1150m/2 座;长流互通连接线设置隧道 1927m/1 座。主
线桥隧总长度 123240.8m,占主线总长度的比例为 76.28% 。全线共设互通式立
交 18 处,设服务区 3 处、停车区 3 处、收费站 15 处,另分别与收费站同址合
建监控管理分中心 1 处、隧道管理站 3 处、养护工区 3 处、路政中队 3 处、交
警中队 3 处、应急救援站 1 处。
(2) 环境特点
① 生态环境
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植被覆盖率较高,评价区内由于多高山、峡谷等地形,
自然植被受破坏程度较轻,评价范围内自然植被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65.46% ,大
面积的自然植被为评价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
护野生植物两种:光叶珙桐(国家 I 级)24 株和十齿花(国家 II 级)面积约
2
105.77hm ,其中胸径大于 5cm 的约 64589 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