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DAO KE ER WANG LUO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为美好的明天加油
少年强,则国强第 PAGE 1
少年强,则国强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庐山精彩导游词
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庐山吧?有没有谁之前来过庐山呢?在上庐山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们心目中,庐山是怎样一座山呢?有没有谁能告诉小夏?风景名山?文化名山?避暑明山?都对,但又都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庐山是一座集风景名山,避暑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于一体的山,这么多的名山都集合在一座山上,这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大家刚才所说的只是庐山几个名山中的一个,并不能详细的把庐山概括出来,所以说你们的回答是对,也是不对的。那我们庐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呢?其实,我们庐山它并不只是一座山,它还是一座城,因为在庐山上面有一个独立的小镇,叫做牯岭镇,它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是庐山的政治、经济、旅游中心,我们的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就设在牯岭镇上,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这座云中山城, 是一个比县大一点比市小一点行政区,山上常住的居民有1万5千人,这还不包括在庐山做生意的人,如果再加上每天来庐山的游客,可以说牯岭镇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在牯岭镇上,城市里该有的,在这里都有,城市里没有的,庐山的牯岭镇这里也有,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我们今天的行程结束后,大家不妨去庐山的天街牯岭街去逛逛,看看我们庐山这座山城美丽的夜景!
庐山的名气,不仅因为庐山是一座风景名山,还因为庐山它还是一座文化名山,早在《禹贡》.《山海经》等古书中,就有关于庐山记载,只不过那时候的庐山还不叫做庐山,而是叫做南障山、天子都,敷浅源,名字很多。有人肯定会问小夏,那庐山是为什么叫做庐山呢?这和一个传说有关系,相传,在商周时期,有一个姓匡名俗的人,非常的爱慕仙术,于是和几个好友相约,一行七人来到敷浅源结庐炼丹。当时的周定王,非常的欣赏匡俗等人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才华,想请他们下山辅佐朝政。于是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敷浅源,请匡俗等人下山。使者来到敷浅源后,是山上山下走了个遍,并没有找到匡俗等人的下落,没有办法,只好向当地的农民、樵夫询问,才知道匡俗等人早已经得道成仙了,唯庐独存,也就是只剩下他们炼丹时所住的草庐还在。从此,人们就把匡俗等人留下草的山叫做庐山、匡庐。这就是我们庐山得名的由来了。
最早关于庐山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予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这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庐山已经非常的有名气了,因为司马迁并没有对庐山做过多的解释。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上庐山游玩,吟诗作对。东晋时期,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山水诗的代表人物谢灵运,在庐山写了许多的诗,陶渊明诗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庐山。到了唐代,李白、杜甫、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白居易等文坛重量级的人物几乎都到过庐山。像李白就在庐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代的时候,又有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朱熹、陆游、文天祥名人来到庐山,给庐山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写的。明代的时候,庐山更是一座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的名山,明代到庐山的名人有,朱元璋,、解缙,大才子唐伯虎等。到了清代的时候,上庐山的名人是更多,像清代的诗人袁枚,散文家姚鼐(nai),李鸿章、康有为等。民国慕名来到庐山游玩的名人有,林语堂。徐志摩、胡适、张大千等。解放后,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几乎都来过庐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都上过庐山。可以说,庐山是一座文化内涵十分丰厚的名山清代的黄宗羲把庐山喻为南北东西诗章交汇口。有人统计过,从西汉司马迁南登庐山到解放后的2200多年来,有1500多人登临过庐山,留下的诗词有4000多首。
我们都知道,只要是山,大部分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宗教,像五岳、武当山等是道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等是佛教名山。我们庐山也是一座宗教名山,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来到庐山建东林寺,在庐山创建了净土宗,使得庐山成为当时中国佛教文化的第二中心。说道净土宗我想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在佛教刚传到中国的时候,一般只有那些有身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