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文珍人物事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俱文珍人物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俱文珍人物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俱文珍(?-公元813年),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俱文珍因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激起众怒,宫中的宦官亦群起攻之,渐失恩宠,因惧怕宪宗联合其他宦官大臣... 俱文珍(?-公元813年),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俱文珍因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激起众怒,宫中的宦官亦群起攻之,渐失恩宠,因惧怕宪宗联合其他宦官大臣对其下手,自愿离宫,最后因病而死。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监军宣武 刘贞亮,因冒认了养他的宦官为父,所以后来改名俱文珍。《旧唐书》称其性情忠直坚强,也颇识义理。(此句可能有失公允,不合事实) 安史之乱后,随之而来的是藩镇割据局而的形成。宣武军统治的汴州(今河南开封),位于汴河之上,控制着南北漕运,安史乱后,唐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江南,因此汴河成了唐王朝一条重要生命线。由于汴州的特殊地理关系,唐王朝在汴州先后设置有河南节度使、汴州防御使、宣武军节度使,并驻有重兵。这样,既可以保护汴河漕运、又可以监视东方其他藩镇的动静。 汴州自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唐,攻陷汴州,刘玄佐率军收复汴州,并委任为汴宋节度使后,宣武军就不断发生兵变,不仅弄得汴州人心惶惶,使朝廷的财政来源也无法保障。德宗考虑到宣武军的重要性,便委派俱文珍出任宣武军监军。俱文珍出任宣武军监军后,为应付经常发生的兵变,就自置亲兵干余人。 贞元十二年六月,当宣武军节度使刘元佐病重,以其子刘士宁为宣武军兵马使,刘士宁趁机召集诸将作乱.将其不信任的大将李湛、伊娄说、张伾等,以不忧军事的罪名,将他们逐出汴州,贬至外县,不久又将他们杀死。 监军刘贞亮见此情形,与官武军都虞候邓惟恭共同策划,将刘士宁缚住,押送京师长安,不久刘士宁披贬为虔州司马。众推刘元佐乡人李万荣为节度使。万荣死,嘱邓惟恭执兵事,以子乃代节度。俱文珍与邓惟恭逐之。七月,德宗任命东都留守董晋兼宣武军节度使,宣武军方定。 贞元十五年二月,董晋刚死,宣武军知留后陆长源想整顿将士散漫之风,因方法不当,轻慢军人,又激起兵变,兵士将陆长源等人杀死。监军俱文珍以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甚得众心,就秘密给他写了封书信,派亲信送到宋州,召他率军进入汴州评判。刘逸准进入汴州后,很快将叛乱平定,刘逸准因平判有功,德宗下诏任命他为宣武军节度使,并赐名全谅。刘逸准上任数日而亡,九月,朝廷应俱文珍和宣武军将士的请求,又任命智勇兼备的将领韩弘为宣武军节度使,他上任不久,对宣武军进行一次大的整顿,杀掉一批乱军的凶卒,宣武军内部才没有发生大的乱子。 反对革新 贞元末年,俱文珍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凡是握有兵权的宦官,大多依附于他,使他成为当时宦官的重要头目。 德宗的长子顺宗李诵,在做太子时,就对德宗的许多措施不满,他讨厌宦官,憎恨宫市(宦官外出采购宫中用品),还劝德宗不要贬逐贤臣。德宗不听儿子的劝告,顺宗只能在东宫物色人物,淮备登基后再进行改革。 当时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王叔文为东宫侍读,经常和顺宗一起批评时政,作改革的准备,王伾当时也为东宫侍书,他们结纳了许多有政见的知识分子,其中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淮、程升、韦执谊等人。贞无二十一年(805年)元月,德宗逝世,太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改元永贞。这位新君从上年秋天就得了中风病,半身不遂,走路很不方便,说话连言语也讲不清楚,只能靠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传达他的旨意。顺宗即位后,就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伾为翰林待诏。 改革派采取了许多于社会有利的措施,其中包括免除了部分民间欠税,禁止官吏在正税之外的额外进献,以减轻人民负担;宣布停止宫市,杜绝宦官借此掠夺人民财物,罢免五坊小儿,禁止宦官向人民敲榨勒索;等等。 当改革派委任范希朝为左右神策军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为副使,俱文珍才认清改革的目的,于是密令担任神策军将领的宦官,拒绝接受这一命令,以免宦官手中军权被剥夺。当王叔文被任命为户部侍即时,俱文珍又背着顺宗在制书上削去原来王叔文任翰林学士的头衔,剥夺了他参决政事的职务。王伾经过多方争取,才准许王叔文三五天到翰林学士院一次,但翰林学士的官衔却没有恢复,给改革造成了很大困难。 永贞元年八月,俱文珍召集士族官僚卫次公、郑絪、李程、王涯等人至金銮殿,革定调书,让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顺宗只好让位于李纯,李纯即位为皇帝,是为宪宗,称顺宗为太上皇。 接着,在俱文珍和士族官僚包办下,将改革派的王叔文贬为渝州(治

文档评论(0)

186****95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