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 学年度邢台市第八中学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个 2 分,共 70 分) 分封制下,分封的主体是 同姓亲族 附属国 姻亲 功臣 【答案】 A 【解析】 【详解】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其中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A 正确。附属国不是分封制主体, B 错误;姻亲不是主体, C错误。 D不是主体,排除。 【点睛】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子弟) ,他们的位置多是战略位置重要的地区。 2. 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中, 除夕夜要“迎家堂”, 家中要供奉祖先牌位或 家谱。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分封制 九品中正制 三省六部制 宗法制【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是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A;B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1 不符合题意,排除 B; C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重视家族、宗 族的血缘关系, 强调“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与题干中的“供奉祖先牌位”的风俗相关, 故选 D。 3. 从汉朝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 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 皇帝与大臣的身份地位不断变化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答案】 D 【解析】 【详解】汉族大臣与明清时期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正确。礼仪等级不符合材料中本质反映, A 错误; 君臣关系恶化不符合材料本质目的信息, B 错误;皇帝与大臣的身份地位并不是不断变化, C 错误。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 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下列古代官职中,具 备这种职能的是 太守 太尉 刺史 司空 【答案】 C 【解析】 【详解】巡视制度是监察制度,结合所学,刺史是西汉设置的监察郡国的官职,故 C 正确; 太守又称郡守, 没有监察职责, 排除 A;太尉是负责军事的官职, 司空掌管水利、 营建之事, 不符合题意,排除 BD。 5.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 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秦朝郡县制 西汉的中朝制度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明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2 【答案】 C 【解析】 【详解】秦朝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A;西汉的中朝制度指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 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排除 B;唐朝 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 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 C;明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就是废除宰相制 度,排除 D。 6. “它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 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 以及中央对边疆地 区特别是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它”是指 西汉郡国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北宋的枢密院 元朝行省制【答案】 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上设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有利于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为后世所沿用,故 D 项正确; 材料“郡县制的一大发展”说明 A 项排除;材料反 映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 BC项排除。 自隋唐开始,最能使一般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 建立军功 B. 参加科举考试 C. 弃农经商 D. 依靠门第出身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隋唐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 通过 考试来选拔官吏,有才学的中小地主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当上公卿大官,故 B 项正确; A 项是秦国的军功爵制,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重要的政策,商人的地位比较低,故 C 3 项排除; D项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 【点睛】“隋唐开始”是关键时间信息。 邱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 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辛丑条约》的签订 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答案】 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 1895 年《马关条约》 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由此可知, 该诗的写作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