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思想文化 古代希腊罗马 ( 公元前 8 世纪 — 6 世纪 )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 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 .政治: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 原则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 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 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经济: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 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3 .文化: 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一、政治:西方政治文明的摇篮 1 .希腊 : ①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 尼 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 到顶峰。②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权力相 互制约 成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③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雅典在 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但雅典民主基础狭隘,直接民主过 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2 .罗马: ①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 法、最终形成完整体系的演变。②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 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及西方资产阶 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希腊 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 制工商业经济发达。 2 .罗马 公园前 6 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罗马的 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充分发展。 二、经济: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1 .希腊: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②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 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精神。 2 .罗马: 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成为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 阶级法律思想的根源。 三、思想文化: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2014 · 福建)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 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 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 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 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民主的实现, A 符合题意。 B 项 与史实不符; D 项材料未体现; C 项不符合史实。所以应选 A 。 (1) 特点: 主权在民、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 (2) 实质: 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直接民主 形式,适用范围只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 外邦人和妇女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其民主性质和运 作方式是非常原始的,同时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 力的滥用和误用。 ( 2012 · 上海)梭伦的大盾( 12 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 《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 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 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 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 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 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 ?? 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 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 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 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 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 ?? 我 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 势。” 问题: ( 1 )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 ? ( 3 分) ( 2 )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 ? ( 3 分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