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设计方案范文10篇.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设计方案范文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可分()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画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形式 每次选择4名同学在前面表演,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果做出判断. 活动过程 每次挑选的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水壶、茶杯等),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猜一猜某幅画是谁画的,他坐在哪个位置.设计方案 范文示例 教学目标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2、会认6个,会写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教学准备 录制秋天的各种声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引入 1、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是个味道丰富的世界,秋天是一个美奂的音乐厅。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声音? 2、这一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听秋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上《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内

文档评论(0)

187****6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