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当代中国法律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赵心
摘要:中国法律自1905年清末变法至今,尚未形成一套精准而专业化的法律表意系统,但是正在形成,而且大致形成,因此已经具备法律术语规范化研究的基础。研究法律术语的规范化,实际上是研究汉语文明的法律表意系统,促进这一表意系统的专业性与表现力。在法律制度与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法律术语的混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正视问题并审慎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法律术语;法律概念
中图分类号:H083;N04;D90-05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1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egal terminology is actually a research of the legal expression syste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s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expressiveness of this ideographic system. Since the law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1905, Chinese law has not yet formed a set of precise and professional legal ideographic systems, but it is being formed and is generally formed. Therefore, it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the basi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egal termi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system and subject theory, the confusion of legal terminology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but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problem and carefully analyze its causes in order to solve it.
Keywords:
legal terms; legal concepts
引言
语言是法律的载体,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版《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以下简称《原则及方法》)中规定:“科技名词是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这里的法律术语指的是法律科学领域内法律概念的语言指称,不仅包括术语指称的一般概念,还包括特殊概念。在社会生活中,语词使用的统一和规范往往表现为自动协调的渐进过程,即约定俗成[1]。对专业领域而言,每一个专业名词的命名、定义、使用与理论研究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有时甚至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征,因而成为学者之间争鸣论道之处。专业名词的统一与规范往往需要以学科体系的高度发展为前提。中国法制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法制结束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律法时期,开始了现代法制国家的进程。这种转变造成了法律体制、法律观念、法律文化的巨大变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法律学科相较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数百年积淀,还处于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学科繁荣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在知识、信息迅速增长过程中大量的、不无重复的术语被创造出来,产生了“泡沫”知识。这些重复的术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法律学科领域内术语使用的混乱,对法学语言的表意性与专业性而言是一种损害。
例如“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马尔顿条款”与“马德斯条款”(Martens Clause)。同一个英语术语却对应着不同的汉语术语,有时这样的差异有可能引发学术观点分歧甚至学派之争。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种个体思维过程,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学者著书立说时“自说自话”的现象。在法律术语使用混乱的情况下,对同一法律问题的讨论就可能变成不同学者的“各说各话”。必须承认,术语随着知识总量的爆炸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这是在法律制度和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这种不统一和不规范的现象也将随着法律制度与学科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得到改善。然而,必须认识到法律概念形成的有限自主性与规范化需要,法律术语的混乱对法律实践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产品项目设计》课件(全).pptx VIP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pdf VIP
- T∕CSPSTC 54-2020 -岩石隧道掘进机法技术规程.pdf VIP
- 情绪调色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ppt VIP
- 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5 Museum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四章个人所得税.pptx VIP
- 2025-2030中国量子级联激光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设备保险条款.PDF VIP
- 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申报表---)-无人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