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背景、主题思想.pdfVIP

《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背景、主题思想.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背景、主题思想 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原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 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 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作者】 常建( 708 年— 765),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 ,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 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 727 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 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 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背景】 常建,唐长安 ( 今陕西省西安市 ) 人。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及弟,太历时曾任 盱眙 ( 今江苏省盱眙县 ) 尉。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此诗是诗 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淡泊 的襟怀。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禅院, 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 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 的隐逸情怀。 二、《送友人》李白 【原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 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 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 别声声嘶鸣。 【作者】 李白( 701 年- 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 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 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背景】 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 754 )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南齐 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主题思想】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文档评论(0)

小海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切都是缘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