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鳞翅目及其主要科的识别 鳞翅目幼虫的识别.docx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鳞翅目及其主要科的识别 鳞翅目幼虫的识别.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鳞翅目幼虫的识别 案例简介 鳞翅目昆虫全世界已知16万多种,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具有极大的经济重要性。鳞翅目幼虫除极少数外均取食植物,其中许多是农林重要害虫。在农林生产管理当中,幼虫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及时、准确控制害虫,从而导致农林植物收到损害。 解决方案 鳞翅目幼虫称为蠋式幼虫(eruciform larvae),具发达的头部,胸部3节,腹部10节,一般有3对胸足,5对腹足(着生在第3至第6和第10节上,最后1对腹足又称为臀足),有的种类腹足减少或甚至无足。 鳞翅目幼虫的识别依据主要有气门的排列,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毛序的分布和位置,幼虫的胴部(胸部十腹部)常具有的花纹或纵条纹,还有腹足多少对等。 鳞翅目幼虫具体区别如下: 蝶类幼虫 1、弄蝶科 幼虫头大,前胸较细如颈状,其后纺缍形,光滑或有短毛。腹足趾钩双序或3序环式,腹部末端有臀栉。结苞食叶,昼夜巢中。如直纹稻弄蝶幼虫等。 直纹稻弄蝶幼虫 直纹稻弄蝶幼虫 2、凤蝶科 幼虫前胸具臭腺,触之外翻呈叉状,缩入后外面留有横沟。趾钩双序或3序,中带式。如柑桔玉带凤蝶、玉带凤蝶幼虫。 柑桔凤蝶幼虫 柑桔凤蝶幼虫 玉带凤蝶幼虫 3、粉蝶科 幼虫,幼虫密披绿色或黄色短绒毛,趾钩双序或3序,中带式。如菜粉蝶幼虫。 菜粉蝶幼虫 菜粉蝶幼虫 4、灰蝶科 幼虫,蛞蝓型,短而扁,头小,缩入头内,腹部第七节背面中央有一个翻缩腺,第8节也有一对类似的构造。趾钩双序或3序,中带式,并有一匙状叶。豆灰蝶、小灰蝶幼虫等。 小灰 小灰蝶幼虫 5、蛱蝶科 幼虫,刺虫型,多被刺、刺软,头部有一对刺。幼虫具枝刺,化蛹时以腹末钩附在枝叶上,蛹体倒悬,帮称“悬蛹”,有些种类幼虫体上无枝刺,头部有一对触角突起。趾钩中带式,多为3序。如白钩蛱蝶幼虫。 白钩蛱 白钩蛱蝶幼虫 6、眼蝶科 幼虫头部常分叶或具角,前胸较小,臀部常为2叉。趾钩单序、双序或3序。如稻眼蝶幼虫。 稻眼蝶幼虫 稻眼蝶幼虫 7、斑蝶科 幼虫体光滑,头小,体节有许多横皱纹, 胸部及腹末或(A8)有一对肉质线形突(长形肉刺)。如幻紫斑蝶(柯氏紫斑蝶) 幼虫。 幻紫斑蝶 幻紫斑蝶(柯氏紫斑蝶) 幼虫 蛾类幼虫 1、菜蛾科 幼虫小,腹足俱全,趾钩排成单序环,臀足较长而往后斜伸,多在叶片上拉丝取食叶肉或潜叶、蛀食嫩梢。小菜蛾幼虫。 小菜蛾幼虫 小菜蛾幼虫 2、潜叶蛾科 幼虫体扁,无单眼,胸足退化,前口式,潜叶性,俗称鬼画符。如柑桔潜叶蛾幼虫。 柑桔潜叶蛾幼虫 柑桔潜叶蛾幼虫 3、斑蛾科 幼虫头小缩入前胸,体型两端尖中间肥,多具毛瘤、少有枝刺,中、后胸在侧毛瘤之上有3个毛瘤,腹部侧毛瘤之上仅有2个毛瘤。腹足趾钩单序中带。如梨星毛虫幼虫。 梨星毛虫幼虫 梨星毛虫幼虫 4、刺蛾科 幼虫蛞蝓型,头缩在前胸内,形似蛞蝓,体壁上有枝刺,胸足不显著,腹足退化、吸盘状、无趾钩。化蛹时作坚硬的茧,形如雀卵。如黄刺蛾幼虫。 黄刺蛾 黄刺蛾幼虫 5、螟蛾科 幼虫细长光滑。前胸气门前毛(L)有2根。 腹足趾钩排列多样化:(1)缺环式,2~3序;(2)椭圆形,完整的2~3序(为害水生植物的水螟亚科、禾螟亚科);(3)外侧2~3序、内侧单序。幼虫植食性,多钻蛀果实、种子、茎杆等,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主要有玉米螟、三化螟、二化螟、豆荚螟幼虫等。玉米螟 玉米螟幼虫 三化螟 三化螟幼虫 6、天蚕蛾科 幼虫头圆形,体肥壮,体上有分枝的刺状突起,头部圆形,上唇有极深的“U”字型缺刻,趾沟双序中带。如蓖麻蚕幼虫。 蓖麻蚕 蓖麻蚕幼虫 7、枯叶蛾科 幼虫体略扁,幼虫多毛(次生刚毛),体毛的长短和形状较一致。色彩单纯。前胸两侧面有突起,其毛簇特别长。腹足趾钩双序中带。如松毛虫。 松毛 松毛虫 8、尺蛾科 幼虫尺蠖型,具胸足3对、腹足和臀足各1对;趾钩为双序中带或双序、三序缺环。部分种类具腹足2对和臀足1对,但仅有1对腹足有趾钩(双序中带)。上唇中央缺刻较深、呈“U”字形。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如同量尺度一样。休息时用腹足固定于树枝,身体前面部分伸直,与所附着植物成一角度,拟态成植物枝条。槐尺蠖幼虫、棉大造桥虫。 槐尺蠖幼虫 槐尺蠖幼虫 棉大造桥虫 棉大造桥虫 9、天蛾科 幼虫体上无显著的毛,体粗壮而皮硬,每一腹节各分6~8个小环节,腹足左右接近,第8腹节背面有一臀角,多斜纹。鬼脸天蛾、豆天蛾幼虫等。 鬼脸天蛾 鬼脸天蛾幼虫 豆天蛾 豆天蛾幼虫 10、夜蛾科 常见种类幼虫无次生刚毛,前胸侧毛1~2根,腹部侧毛(气门之下)L1与L2远离(腹部第七节L1毛显著低于第六节)。幼虫胸足3对,常具4对腹足和1对臀足。腹足2-3对,即第3、4腹足退化,(如小造桥虫幼虫)。趾钩多单序中带、少双序中带(如实夜蛾属)排列。 绝大多数幼虫植食性。地老虎类、棉铃、粘虫幼虫等.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幼虫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