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3)中国艺术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艺 术 史 第四章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乐舞艺术 秦汉时期的乐舞  秦汉音乐机构的变迁与乐府音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各种管理国家的机构和制度,对影响 巨大的乐舞也加强了管理。秦朝设立掌管祭祀仪式和雅乐的机构 “奉常”,又设立 “少府”及下属机构 “乐府”。 据李斯 《谏逐客书》记载,秦王嬴政离宫后苑,俗乐歌舞不绝于 耳。这一音乐艺术流变的趋势,延续至两汉,并由宫廷蔓延至王公 贵戚,在民间及军中也得到广泛发展,形成了秦汉音乐艺术的主流。 李斯《谏逐客书》 秦汉时期的乐舞  据 《史记》记载,汉朝沿袭秦制,也设立乐府 管理歌舞艺术。  乐府真正发挥作用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重建 乐府,扩大编制,任命李延年统领乐府,命令司 马相如等数十位文学家专门为乐府创作歌词,乐 府作曲配乐,由乐工演奏。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 乐府的艺术水平,从此便把乐府创作的歌和诗统 称为“乐府”。  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的《瓠子歌》。 秦汉时期的乐舞  乐府音乐的主体是鼓吹乐,鼓吹乐使用鼓、铙等打击乐 器和箫、角、横笛等吹管乐器,并配以歌唱。  鼓吹乐在皇帝宴会群臣以及出行时演奏。王公贵族出行 时吹奏的鼓吹乐叫 “骑吹”,祭祀时的音乐叫 “短箫铙 歌”。随军演奏的叫 “横吹”。 秦汉时期的乐舞  相和歌与相和大曲的艺术特色:  “相和歌”:相和歌的序曲“艳”多为乐器演奏,音调委婉。 “曲”是乐曲的主体,有二至七八个唱段,唱段有的婉转,有 的热烈。“乱”是乐曲的结尾部分,可以唱,也可以是乐器演 奏。相和歌的内容有的是战国时代流行的楚民歌和歌舞曲,如 。 《阳阿》、《采菱》、《今有人》、 《病妇行》、《东门行》、 《白头吟》、《陌上桑》、 《白头吟》等,这些歌曲感情真挚, 反映出两千年前的社会与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多在官 宦贵族宴饮、娱乐时演唱。  “相和大曲”:歌曲形式,从最初的徒歌清唱,逐步发展为 “一人唱、三人合”的和歌清唱,再发展为丝竹乐器伴奏的 “相和歌”,再发展到具备艳、趋、乱三段式的歌舞大曲,为 相和歌 更加绚丽多彩的隋唐歌舞大曲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乐舞 汉代百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