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血栓中的意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生率约10-30%,其中以腺癌并发血栓的发生率最高,其中包括胰腺癌、支气管与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恶性组织细胞瘤。癌症患者术后血栓(特别是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可高达50%,其中90%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肿瘤细胞内容物中有一种高糖物质,结构类似组织因子,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显著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使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时D-二聚体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而形成的血栓多为静脉血栓,少数为DIC。 与治疗相关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可以增加癌症病人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手术可使血管损伤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TF暴露,最终导致细胞因子释放,从而使凝血过程激活。White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行大手术治疗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是非肿瘤患者的2-4倍。 (7)、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全身微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固亢进,循环血液在全身微小血管内广泛性凝固,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通过内、外激活途径激活了纤溶系统。因此,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诊断困难、预后凶险,若不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常危及患者生命。 DIC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王鸿利 1. Plt、FDP、DD和AT应作为诊断DIC基本实验 2. FDP和DD是快速诊断DIC特异指标 3. AT降低对判断DIC严重程度和预后十分有用 4. 分子标志物检测对诊断非显性DIC具有重要价值 (8)、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在溶栓药物(SK、UK、rt-PA等)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栓子被迅速溶解,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明显增高,一般可持续7天。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溶血栓药物用量不足,血栓未能完全溶解,D-二聚体和FDP在达峰后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溶血栓药物用量过大,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有统计溶血栓治疗出血的发生率高达5%~30%。有人建议维持FDP在300~400μg/L,Fg在1.2~1.5g/L、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为最佳安全、有效指标。因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制定严密的用药方案,对血浆凝血活性和纤溶活性实时监测,把握好溶血栓药物的剂量。由此可见,在溶血栓过程中于用药前、中、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FDP浓度变化对监测溶栓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 1、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2、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 3、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 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 ▲ 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1~6h 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 ▲ 在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h或以后。 ▲ 慢性期DVT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而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此时仅有少量新鲜血栓形成,大部分为机化的陈旧血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 D-二聚体用于溶栓疗效监测 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数倍变化) 出现山峰状改变说明溶栓药物达到疗效 从峰值下降后可以逐渐停药 升高后维持一个平台期,则提示用药不足 用药起效 用药不足 (9)糖尿病 有人对10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50岁以下和50~80岁之间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升高。同时,统计了病史超过20年的患者,阳性率明显增高,达88.1%,病史5年的患者,阳性率则明显降低,仅有19.5%。出现临床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阳性率高达93.2%,而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患者阳性率较低,只有12.5%。 糖尿病患者许多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其功能失调,纤溶活性减低,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此病理生理过程中产生的D-二聚体增高间接反映了血管内皮受损,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10)正常妊娠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 育龄妇女中,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VTE的发生率约高5倍,静脉血瘀滞、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等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病理因素在妊娠期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其中以静脉血瘀滞的加重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妊娠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