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 读。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篇一:李白与杜甫的相遇相交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 744 年。那年,李白 43 岁,杜甫 32 岁,相差 11 岁。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 11 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 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 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 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 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 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 ; 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 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 ?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 3 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 6 岁,当时才 26 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 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 ; 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 ; 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 ; 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 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 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 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 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 20xx 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 54 岁,杜甫 43 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篇二:曹操最爱的儿子 说起曹操的儿子,大家都会说曹丕、曹植、曹彰。不过,大家可能忘了,曹操还有一个非常疼爱的儿子,叫曹冲,也许还有人记得,在小学课本上,我们曾经学过《曹冲称象》,说的就是他。 曹操儿子众多,唯独最爱这个曹冲。因为曹冲很聪明,五六岁的时候就有成年人的智力了。除了聪明,曹冲还很仁义,心地很善良。 话说有一次仓库里的马鞍被老鼠咬烂了,由于当时刑罚很严,负责看管的小吏害怕,打算去自首。 曹冲知道后就说:“三天之后你再去自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