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全文及翻译.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夫(f 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 澹泊 )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f 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 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 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 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 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 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 (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 54 岁时写给他 8 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 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用现代话来说: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 《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志远”。 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 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 现在的“淡 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 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 《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 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 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 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