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浩然的轶事典故.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孟浩然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孟浩然的轶事典故 本文是关于 孟浩然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 评和分享。 孟浩然生平简介 孟浩然 (公元 689 — 740) ,是盛唐时期与王 维齐名的大诗人。 他与王维合称“王孟”, 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 物。他的诗大多以写隐逸和田园生活而著称,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 唐诗中独树一帜,“匠心独妙” [1] ,“神韵超然” [2] ,格调甚高, 颇受后人推崇。他的许多诗“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3] ,“从静 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4] 。换句话说,其高妙之处来自内 心的修为,与文字笔墨的巧拙无关。 他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即具有上述特点。全诗情景交融、浑为 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 ;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极富 于韵味而被“一时叹为清绝” [4] ,且诵读起来“有金石宫商之 声” [5]; 他的《题义公禅房》情调古雅、潇洒物外,手法自然明快、 词句清淡秀丽 ;《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后人誉为“与其说是孟浩 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 [6]; 而《渡浙江问舟中 人》则被苏轼评为“寄至味于淡泊” [7]; 他的《晚泊浔,阳色望庐山》 彩淡素、浑成无迹、“一片空灵”,后人叹为“天籁” ; 他的《过故 人庄》“淡到看不见诗” [8] ,“篇法之妙,不见句法” [4] ,把艺 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至于他的《春晓》, 是任何一个稍稍读过几首唐诗的人都会背诵的: “春眠不觉晓, 处处 文学分享 有关孟浩然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千多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似乎这短短二十个字中有着不尽的艺术宝藏。诗人情入于境,深得大自然真趣和神髓。此诗是最自然的诗篇。反复吟诵,不免让人慨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孟浩然轶事典故 孟浩然出生于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之家, “家世重儒风”, 世代读“诗”、遵“礼”,总是以“君子当自强不息”为勉。并且孟浩然在“词赋”方面的造诣很高 [9] 。在 40 岁以前,他一直在襄阳砚山附近的涧南园过着隐居生活。 后来上京投考落第, 游吴越后再度归隐并投入修炼的生活中。 除了晚年在朋友张九龄帐下作过几年官外, 他的一生都是在隐居中度过。他特别喜欢山水,游览山水、陶冶性情是他一生中生活的基本内容: 住在左右空旷的林野中, 听不到城里那种喧闹。在北边的山涧旁钓一钓鱼, 打开南面的窗户听一听樵夫们打柴时的“樵唱”。把隐居中心里的想法写下来, 找那些善于静思的朋友讨 论;在白云飘浮的山上,隐者自我怡悦,登高望远、心境随着远飞的 大雁渐入空寂。 他对陶渊明特别崇拜, 认为陶渊明式的隐居是高雅的 林园生活 ;躬耕垂钓,自逸自足,饮酒取乐,趣味盎然。没有俗人来打扰,培养着古代高人雅士的高风亮节。此外,他还一直象古代隐士那样读书、练剑,书与剑相伴了他几十年时间。 他也偶尔种一点菜蔬、培植一点竹木园林,但目的主要是蓄养自己高尚的气质 [10] 。 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 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 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当时的丞相 文学分享 有关孟浩然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 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 官宣扬他的才华, 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 到了约定的 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说,你与 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他不高兴地说,我已 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一个求仕的大好机会失掉了, 而他事后也毫不后悔,其“好乐忘名”的程度实在让人感叹 [1] 。 这件事情除了表现出他放任不羁的性格外, 恐怕也隐含着他的自 信:觉得自己用不着别人推荐,凭真本事也一样能平步青云。然而, 进士考试的结果一公布, 他却出乎意外地落了榜。 这一打击对他来说 是特别地沉重,因为他曾经“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 [11] ,学 满腹才华,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等大诗人和大官的宣扬、延誉,已经 在京师颇有诗名了。这一下真是“抬得高,摔得痛”。他在懊丧之余想给皇帝上书,但又犹豫不决、左右徘徊,满肚子牢骚不知向谁去发。在这种复杂的心绪中, 他写下了《岁暮归南山》一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表面上他在诗里一连串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层的怨天尤人: “你还向皇帝上什么书啊, 还是早点回你那个破房子里去吧 ;你没有一点才能,圣明的皇上当然要把你抛弃啦 ;一身毛病,朋友也都疏远你了,真是穷途末路啊 ;头上都生白发了,求 仕心切偏落榜,连美好的春天也都把人往老迈、死亡上推 !这排遣不去的愁绪弄得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