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
北川羌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谢兴鹏
羌族是华夏大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为中华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时代变迁,民族大融合,目前全国羌族总人口
大约为 30 万,其中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西北部的北、茂、汶、理等县。 2004 年底北川实有羌族人口 91458 人,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003 年 7 月 6 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研究
北川羌族的源流及其特点,是地方史志工作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本文仅就北川羌族的主要特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相关研究人士参考。
一、北川羌族的汉化程度相对较高
北川(古石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东接江油,南邻安县。既是川西平原西北部的重要屏障,也是西北少数民族进
入川西平原必须通过的要塞。《四川通志》云: “两水合流,四山环拱,控制西夷,藩篱内郡。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臵,因而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手
段控制境内的少数民族, 就是要使这一番、汉结合部成为 “藩蓠 ”,以保蜀地安全。1、军事弹压是统治者实行强制汉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清乾隆年间石泉县令
姜炳璋主纂的《石泉县志》对自唐以来历代统治者与聚居在石泉(今北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军事冲突作了详细记述:
自唐初,吐蕃 “陷维、 嶲”,直抵县境,此后百余年屡屡征战。唐贞元十九年
803),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率兵 3 万, “分出九道,攻占吐蕃维、保、松州
及鸡栖老翁城(石泉县城治城) ”。由于 “石泉地逼诸夷,金汤之固尤所宜求 ”,遂于县城西北 15 里(一说县城北一公里)臵威蕃 柵,设重兵守之。
北宋政和初, “夷人寇边 ”。政和七年( 1117),蜀帅孙羲叟采纳知县张上行的建议,上奏朝廷,升石泉为军 “以重其权 ”。又沿石泉县边境要地构筑 9 个军事城堡,驻军防守。此后 “边境帖然,蜀赖其惠 ”。南宋嘉熙二年( 1238)、宝祐四年( 1256)、宝祐五年,少数民族武装多次攻击石泉县城,均被击退。
元代,统治者大量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 “以土官治土民 ”,以致 “佩金玉印者相望于道 ”。加之实行安抚政策,县境民族关系缓和,社会相对安定。
明代,县境少数民族甚为活跃,加之朝廷采取军事镇压手段,致使县境少数民族与朝廷的冲突异常激烈。朝廷动用武装力量少则数千,多则达四万之众,对县境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压;在县境先后修筑关、堡、墩、台等军事城堡及防御设施数十处,几乎是步步为营,常年驻守的军队就达数千人之多。
明成化十二年 (1476),四川巡抚张瓒兼理边务, “令设副总兵尧 彧军松潘,参将孙暠军威、叠,为夹攻计。修河西旧路 ”。于十四年 “攻白草坝西坡,禅定数
十寨,斩获无算。徇茂州,所过降附。抵曲山三寨,攻破之。再讨平白草坝余孽。先后破灭五十二寨,贼魁皆歼。余一百零五寨,悉献马纳款,诸番尽平。留兵戍要害,臵墩堡 ”。
明正德年间,朝廷多次对境内的少数民族用兵。嘉靖二十五年,曾议用兵
四万人,粮四十万石,对境内少数民族进行镇压。 二十六年,何卿裁撤冗兵, “提锐卒九千人 ”,“以三路进兵:一由龙州,一由石泉,一由坝底。卿乘雾直趋走马岭,大破之,擒渠魁黑煞、李保、白石儿、撒哈等,俘斩九百七十有奇,克营
寨四十七,毁碉房四千八百七十 ”。县境番民遭受重创。后经朝廷强制汉化,番地收入石泉县版籍,番民 “愿为编氓 ”,“变易番姓,从习汉仪 ”。此后百余年,县境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清代,县境少数民族与官府发生过一些矛盾冲突,均在
官府软硬兼施政策下解除武装。
从上述军事斗争中可以看出,一度时期境内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势力相
当强盛。在明成化十四年的军事行动中, “先后破灭五十二寨 ”,“余一百零五寨,悉献马纳款 ”,可见当时县境的少数民族寨子至少有 157 个,其人口应当在 2 万人以上;据明成化十四年朝廷军事行动中 “抵曲山三寨, 攻破之 ”的记载可知, 当时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曲山关(石泉县境南端,与安县相邻)一带,
也就是说当时石泉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已属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经过朝廷的多次征剿,才将其弹压在县境西北一带。
2、文化侵蚀是统治者实行强制汉化的又一手段。 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驯化、控制,而最终统治这个民族的重要手段则是文化。明代的统治者正是一面
实施军事打击, 一面进行民族同化。 该志 “边防 ”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记述: 明万历年间 “通判李茂先仍以都司职衔管坝底事,专一抚化番夷。其风村、白草,收
入石泉版籍。当番人之请降也,副使邑令李茂元受之。番俗囚首无冠,茂元具汉冠,易其姓名,书汉冠间。届日,启军门,铙吹数部,枞树鼓、大钲。令诸番鱼鳞入。羌闻鼓钲,望见汉冠及朱杆彩旗,乃大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冶金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MG10XU_MG10X_MG10 Owner's Manual 用户手册.pdf
- CANoe--快速入门教程.pdf VIP
- 示波表常用软件使用说明.pdf VIP
-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doc VIP
-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推荐!)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儿童呕吐腹泻家庭护理ppt.pptx
- 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