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doc.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后改名知 行,又改名行知。 1914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 年回 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 “沿袭陈法,异 型他国 ”。推行平民教育。 “五 ·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0 年 4 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 “勾结叛逆,阴谋不轨 ”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 1931 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 年起,先后创办了 “山海工学团 ”,“晨更公学团 ”,“劳工幼儿团 ”,首创 “小先生制 ”,成立 “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 ”,开展 “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1934 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 7 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 “知行 ”改为 “行知 ” “九。一八 ”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36 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7 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 ,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 “世界和平大会 ”,“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 年 8 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 “中华业余学校 ”,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 年 7 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1945 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 年 1 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 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 他一面作好了 “我等着第三枪 ”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 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 “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 ”于 1946 年 7 月 25 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教育思想 1.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手脑相长歌 ” 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 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 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 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育才学校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39 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 “育才学校 ”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 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 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 “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 ”,陶先生说 “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 ”。 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 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 “爱满天下 ”。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 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29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