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研究评述 学术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迎到访我的豆丁主页:/hechaoscut (文档精灵) 本文格式为WORD,能编辑和复制,感谢您的阅读。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评述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评述 【作 者】聂中庆 【作者简介】聂中庆(1960-),男,吉林通化人,山东文献学及考古学研究。山东威海 264209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楚简《老子》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对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评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早期儒道关系的认识与评价;老子哲学中有无的关系问题;关于今本《老子》的作者;如何认识楚简《老子》甲、乙、丙本的文本构成等。 【摘 要 题】动态与综述 【关 键 词】楚简《老子》/道儒/有无/全本/节选本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27(2003)02-0033-07 自1998年《郭店楚墓竹简》面世至今,学者们对楚简《老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发表并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评价。当然,学者们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因此对目前学界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看法,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一、如何认识早期儒道关系 关于早期儒道关系,司马迁在《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曾有过如下论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 ,岂谓是邪?可见,在司马迁传统看法提出了质疑。因为今本《老子》十九章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句,楚简《老子》为绝智弃辩、绝伪弃虑。由此看来老子并不反对圣,也不反对仁义,这便为我们重新评价早期儒道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庞朴说:谁都知道,圣和仁义,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德行, 令人惊讶的是,现在的竹书《老子》居然未曾弃绝这些, 如果这里不是抄写上的有误,那就是一个摇撼我们传统知识的大哲学史上最早的两大学术派系于发轫时,彼此的学术数学者的看法,但有的学者指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张岱年说:竹简中也有 大道废,有仁义 这句话,说明老子对仁义还是反对的(王博《张岱年先生谈荆门郭店竹简〈老子〉》,《道家逻辑思路与另两句不同。 其实《老子》讲 绝伪弃诈 的伪诈,指的是儒家鼓吹的仁义。仁义在道家眼中与伪诈同义(《〈郭店楚墓竹简〉辨疑两题》,《史学集刊》2000年1期)。许抗生说:简本中不仅有贬抑仁义的思想,而且有与孔子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思想。如简本中有 绝学亡忧 闭其门,塞其兑 (杜塞耳目)、 绝为弃虑 等思想,皆是与孔子的好学、好思的思想相对立的(《再读郭店竹简〈老子〉》,《中州学刊》2000年5期)。 我们认为早期道儒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不同的视角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简本《老子》与帛书本及通行本相比,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简本《老子》中对仁义的态度,与我们传统的认识差别更大。帛书本及今本《老子》十九章中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简本作绝智弃辩、绝伪弃虑。可见简本《老子》并不反对圣和仁义。故大道废,安有仁义,表明仁义的地位仅次于道而居第二位,这表明早期道家对仁义学说的包容,这一点我们从简本与今本在文字上的差异也可以得到证实。今本十八章比简本多出慧智出,有大伪句,将大伪与仁义、孝慈、忠臣并列在一起,这无疑使仁义、孝慈、忠臣具有了否定和负面的意义。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简本《老子》恰好没有这句话,因而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早期道家是排斥仁义学说的。另外,今本《老子》的与善仁(八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三十八章)等表述,也与简本的思想一脉相承。 虽然简本《老子》并不反对仁义,早期道儒之间的关系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紧张,但两家学说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道家主张自然无为,儒家崇尚仁义;道家追问人与自然之关系,儒家则注重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纲常伦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简本《老子》不反对仁义便忽视了道儒间本质上的差别。楚简《老子》中绝大部分是阐述自然无为、谦下不争、寡欲知足的,这是贯穿楚简《老子》甲、乙、丙本唯一的主题。而简本《老子》中对仁义的论述只出现一次,这说明老子虽然不反对仁义,但仁义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显而易见的。早期道儒之间的差别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两者间的包容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