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i)卷.docVIP

江西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i)卷.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江西省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I)卷 一、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0分) 1. (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浸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 (1) “清平乐”是词牌名,你能再写出几个词牌名吗? (2) 选择加横线字字的读音。 屈指行程二万 FORMTEXT 1(qū ???jué) 今日长缨在手 FORMTEXT 2(yīn?? yīng) (3) 这首词描写的是 FORMTEXT 1季的景色,从“ FORMTEXT 2”可以看出来。 (4) “不到长城非好汉”表达了毛泽东和红军战士 FORMTEXT 1的决心。 2. (1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 一心以为??????? ,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 (1) 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2) 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________、________。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4)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什么道理? (5) 为是其智弗若与? ①句中“为”的意思是________,“智”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________。 ③这句话的断句为:________。(用“/”标出) 3. (15分) (2020·未央模拟) 小古文阅读。 ①一猫伏缸上,②急跃起,全身皆湿。③缸中有金鱼,④欲捕食之。 (1) 在横线上写出小古文的正确顺序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 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欲捕食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全身皆湿”中“皆”的意思是________。 4. (9分)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写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甚聪惠 ________????? 为设果________ (2) “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3) 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________作用。 (4) 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 诗歌鉴赏 (共18题;共205分) 5. (16分) (2018四下·盐田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浓碧 袁鹰 是谁将百里漓江,船行在绿玻璃上, 染成浓碧?人影倒在绿玻璃下。 是谁在晶莹的水底,绿草在水底探出头来, 铺下了片片芳草地,像是向水面上问: 轻软又柔和?你下来吗? (1) 诗人从动态的角度写出了漓江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读起来特别生动有趣。 6. (11分) 课内古诗赏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 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 (2)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 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4) “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7. (19分) 补全这首词,并完成练习。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________,________鳜鱼肥。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________。 (1) 补全词句。 (2) 词的前两句写景,从词句可知,诗人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季,地点是________。 (3) 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________的生活情趣。 8. (17分) (2018五上·桐梓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横线上默写古诗。 (2) 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一水间:__

文档评论(0)

136****07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