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语文新课标总复习 (21).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衰昔盛的痛惜伤感之情。 例如:“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姜夔《扬州慢》) 【冰雪】 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草木】 古人常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例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 又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5.爱情类(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花】 ①“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②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常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周敦颐《爱莲说》中莲的形象就是借指自己高洁之气。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例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例如:“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辛弃疾《水调歌头》)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例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楼兰】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例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柳营】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例如:“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高骈《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例如:“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羌笛】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羌笛”也成为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又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鉴赏诗歌形象注意的问题 鉴赏诗歌形象,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做好诗歌形象鉴赏题,应该了解传统审美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见“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 (4)折柳送别,如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5)闻雁思归,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从分析景、情入手 写诗,常用“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之法,读者读诗,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体味。即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比如: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从诗题和诗意看,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留在了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