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docxVIP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作为常考题型之一,备考好此知识点非常重要,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准备了“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资讯!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备考:均值不等式 在每年的各类考试中,极值问题都是常考的一类题目,极值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类题目,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和结论。就能快速解题,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极值问题当中的一类问题—均值不等式。 什么是均值不等式 定理1:若a、b是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推论1:若a、b是正实数, ,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定理2:若a、b、c是正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c时取得。推论2:若a、b、c是正实数,则 ,等号当且仅当a=b=c时取得。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1) 和一定,求积的最大值。 例1:3个自然数之和为14,它们的乘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A.42 B.84 C.100 D.120 【答案】C。解析:三个数的和一定,要想使积最大,则需要使这几个数尽量接近,取5、5、4,所以积最大为100。C选项正确。 (2) 积一定,求和的最小值。 例2:若两个自然数的积为100,则这两个自然数和的最小值为多少? A.10 B.20 C.30 D.40 【答案】B。根据,可得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所以,这两个自然数和的最小值为20。B选项正确。 例3:用18米长的警戒线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 A.18平方米 B.20平方米 C.25平方米 D.40平方米 【答案】B。长方形的周长为18米,长方形面积为长×宽,则长+宽为定值9,两个数和为定值,要想使两个数积最大,则需使两个数尽量接近,又因长和宽都是整数米,则长和宽分别为4和5,面积最大为4×5=20。B选项正确。 行测朴素逻辑备考:目标句法解半真半假题型 在行测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朴素逻辑题目,而其中真真假假更是令人头晕。比如说题干经常出现每个人给出两句猜测,并指明每个人的话中必有一半为真,一半为假,要求根据题干对话进行推理。这种题目我们称之为半真半假型题目。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朴素逻辑半真半假题目的快速推理技巧——目标句法,结合题目分析,希望对各位小伙伴参加2021国考有所帮助。 对于这类半真半假题目我们有多种方法应对,但其中寻找“目标句”往往是最快捷的手段之一。什么是“目标句”? 若一人话中一个半句的两个元素在另一人两个半句中分别出现,但内容不同,则这个人的半句就为“目标句”,目标句一定为假。举个例子: 【例1】甲乙丙三人从法学专业毕业后,一人当上律师,一人当上法官,一人当上检察官,对三人的职位存在以下三种猜测: ①甲当上律师,乙当上法官 ②甲当上法官,丙当上律师 ③甲当上检察官,乙当上律师 如果以上三种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则以下选项必然成立的是: 其中,我们很容易发现①中“甲当上律师”这个半句的“甲”与“律师”两个元素在②两个半句都出现了,则该句为目标句,一定为假。为什么? 因为根据每种猜测只对一半原则,我们假设“甲当上律师”为真,则②两个半句都为假,存在冲突,则“甲当上律师”一定为假,我们可以直接记住这样的目标句一定为假即可使用。“举一反三”,大家还可以找找这个题目中是否还存在其余目标句? 其实,“②甲当上法官”“③乙当上律师”都是一样的,可直接判断为假,快速解题。K快找个题目验证一下吧。 【例2】某次生实物践课上,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出五种鲜花的图片,并依次编号为①-⑤号,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其中任意两种花名。 小春说:③号是茉莉花,②号是月季花。 小华说:④号是水仙花,②号是玉兰花。 小秋说:①号是水仙花,⑤号是杜鹃花。 小实说:④号是杜鹃花,③号是玉兰花。 小夏说:②号是茉莉花,⑤号是月季花。 结果是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A.①号是水仙花,②号是茉莉花 B.②号是玉兰花,③号是杜鹃花 C.③号是茉莉花,④号是杜鹃花 D.④号是月季花,⑤号是杜鹃花 【解析】C:观察发现,②号是月季花就是此题目标句,一定为假,则③号是茉莉花一定为真。顺藤摸瓜,②号是茉莉花为假,⑤号是月季花为真,则可通过排除法确定答案为C。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谁的力度更“强” 逻辑判断是国考中常考题目,其中常考题型就是加强削弱类的题目,考生们对于这样的题目常常“望而生畏”,准确率也非常的低,特别是对于题干中存在很多个选项都能削弱或加强的选项,很多考生就无所适从。面对这样的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们快速解决题目。要掌握常见的削弱和加强角度,才能更好的解决题目。常见的角度之一:本质大于现象,也就是说从科学理论或道理论证角度进行削弱(加强)的力度大于举例和类比角度进行削弱(加强)。 【例题精讲】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