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实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 概述;二、病因和发病机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痉挛、炎症、先天性畸形、栓塞)→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2.发病机理;严重持久心肌缺血 (1h);诱因; 病理; ; 左回旋支→高侧壁、膈面、左房梗死;右冠状动脉:下壁(膈面)、后壁梗死、右室梗死 ;大体解剖分类;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4、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小时内。 ① 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最多见。 ② 窦性心动过速 ③ 缓慢心律失常 ;5、心力衰竭 ① 急性左心衰竭:最多见,病人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 。 ② 急性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T波改变 1)心内膜下缺血 对称性高耸T波——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2)心外膜下缺血 对称性倒置T波——与正常方向相反。;2020-11-19;2020-11-19;2020-11-19;2020-11-19;2.ST段的改变;2020-11-19;2020-11-19;2020-11-19;2020-11-19;(二)心肌损伤——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 ※与缺血相同,损伤是可逆的,不会持续存在;2020-11-19;;⑶坏死型改变—Q波形成 ◆发生梗死的相关导联QRS波,呈QS型; ◆异常宽大、增深的Q波形成,时间≥0.04s; ◆Q/R振幅1/4; 2.典型心肌梗死发生和衍化顺序 ⑴心室某个区域损伤,面向该区域的导联上ST段抬高; ⑵面向梗死区域的导联上出现Q波;;2、动态演变: 数h内:T波高尖; 数h后:ST与T波融合形成弓背向上抬高; 数h~数天:病理性Q波; 数天~2周:ST段降至基线,T波双向或倒 置,继之加深; 数周~数月:T波倒置或直立。 ;2020-11-19;2020-11-19;3、定位诊断;前壁心梗急性期;前壁心梗恢复期;下壁心梗;4、无Q波心肌梗死: 特点: ① ST压低≥0.1mV,T波倒置,持续1~2天以上; ② 无病理性Q波; ③ 心肌酶改变。 ;血清心肌酶 升高时间 高峰时间 降至正常 肌酸磷酸肌酶 (CPK) 6h 24h 2~3d 谷草转氨酶(GOT) 6~12h 1~2d 3~6d 乳酸脱氢酶(LD) 8~10h 2~3d 1~2w 肌红蛋白(MYO) 0.5 ~2h 5 ~12h 18 ~30h 肌钙蛋白(TNI) 3 ~6h 10 ~20h 5 ~7d;同功酶 CK/CPK—MM、MB、BB ,其中MB特异性最高。 CK-MM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CK-BB主要存在于脑、肺、肠、前列腺中 LD—同工酶,LD1特异性最高。 LD1、LD2存在于心肌, LD3来自肺、脾, LD4、LD5主要来自肝脏,其次来自于骨骼肌 正常:LD2LD1, 心梗发生12~24h(半数病人):LD1、LD2同时明显升高 且LD1/LD21.0 肌钙蛋白T、血清肌凝蛋白轻链亦是反应AMI的 指标。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1、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201TL,99mTc-MIBI→坏死心肌不显像。 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 显示心室局部和整体射血分数、室壁运动、舒 张功能及有无室壁瘤。 ; 四、超声心动图: 室壁运动、左室功能、室壁瘤、附 壁血栓。 五、其他检查: WBC↑;血沉↑:病后1~2天出现,持续1~3 周。 ;诊断;2020-11-19; 3、泵衰竭的Killip分级法: 由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称为泵衰竭。 I 级:无明显心力衰竭: II 级:有左心衰竭

文档评论(0)

阳春市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临床医师,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