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花的诗句——《夏日杂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关于荷花的诗句——《夏日杂诗》   《夏日杂诗》原文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日杂诗》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夏日杂诗》作者简介   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2017-06-16   《夏日杂诗》原文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日杂诗》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凉最敏感的典型环境。枕簟萧疏玉漏催,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白居易诗云: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秋凉爽身的快感,首先来自寝卧的枕席。讲得浅白,人人同感,倍增亲切。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这是两句别致精彩的好诗,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一夜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凉到梦境,看似无理,实则多情。梦境犹凉,形容凉得温存,凉得亲昵,凉得体贴入微,凉得惬意称心。这两句诗对秋凉的描绘巧思奇妙,已入化境。元代盍西村《莲塘雨声》中有诗句云: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写的是荷上雨声,惊破好梦;陈文述写的是荷上雨声,为梦送凉,一动一静,悉成妙缔。   荷叶细雨,是诗人描写秋凉的钟情对象。你看,夏日将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初秋来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秋夜方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残冬至,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荷是秋色的使者,雨是凉意的先声,描写动人,全因情景贴切。意境创造的成功,全在景真意切,景真意切方能境丽情长。   荷叶细雨,与秋凉同位。荷叶送秋声,雨声凉入梦。一旦,荷尽已无擎雨盖,荷枯雨歇,秋天也就结束了,冬天已经来临。   《夏日杂诗》作者简介   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2017-06-16   《夏日杂诗》原文   水窗低傍画栏开,   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   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日杂诗》赏析   炎夏已逝,秋凉将至。暑气微消秋意多,爽身清凉的感觉,令人惬意称心。对此,历代诗人笔下都有喜气洋洋的吟咏。陈文述的这首诗,对秋凉降临的描绘别出心裁,创造了一个清丽奇趣的意境,令人难忘。水窗低傍画栏开,临水敞窗,这是感受秋

文档评论(0)

130****1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