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3届高三历史“一调”考试试题人民版-高三历史试卷与试题.pdfVIP

四川省乐山市2013届高三历史“一调”考试试题人民版-高三历史试卷与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四川川省省乐乐山山市届高高三三历历史史 ““一一调调””考考试试试试题题 人人民民版版 试卷总分:100 答题 间:90分钟 一一、、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 ((4488分分)) 1. 史书称乐山 “山川秀发,商贾喧阗”。 “乐山”曾名南安县 (秦朝)、犍为郡 (汉朝)、嘉定路 (元朝),明朝 设嘉定州和沐川司,清朝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置乐山县, “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乐山”名称的演变不能说明 [4分]正确答案 (C) A 秦汉在乐山推行了郡县制 B 元朝嘉定路隶属四川行省 C 明朝废除了西南的土司制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 汉代有民谣: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 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该民谣中所称颂的 “引泾工程”位于右图中的   [4分]正确答案 (B)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下图中两位思想家     [4分]正确答案 (C) A 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B 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C 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 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4. 李贽在 《史纲评要》中说: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 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4分]正确答案 (A)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5. 唐朝 《水轮赋》描述当 发明的一种工具: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 的工具是   [4分]正确答案 (D) A B C D 6.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里朱熹关于 “天理”与 “人 欲”论述①强调 “人欲”是 “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 “天理”和 “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 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 “天理”有一定的差别[4分]正确答案 (B)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 陈旭麓先生指出: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 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 “爱国主义”的典型是[4分]正确答案 (C)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8.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 日战争 期 )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人) 年代 阵亡人数 (人) 1937 125130 1940 3395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39 169562 1942 87719 ——据 《抗 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4分]正确答案 (A) A 国民党军队对抗 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 日战争的主战场 C 国民党是领导抗 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 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9. 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 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 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