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革命英雄事迹简介1200字.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革命革命英雄事迹简介1200字 革命先烈事迹故事范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在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了,出于爸爸的好奇,今天我准备带爸爸再次骑自行车去烈士陵园扫墓。 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还有很多车辆和行人,我们只好推车前往,一路上爸爸给我讲了很多革命烈士事迹,如王二小、刘胡兰、董存瑞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赶走了敌人,用生命和身躯换来了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我打内心里向他们致敬。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烈士陵园前面,一列列火车飞驰而过,犹如我们国家发展的脚步一样迅猛向前,再往远处看,看到了一座小山和茂密的树林,这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出现在我的视线内,我和爸爸走近肃立不动,瞻望烈士纪念碑,上边有清晰醒目的几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爸爸对我说: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感受颇深,我一定要继承发扬革命烈士无私奉献的精神,好好学习,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然后我们默哀三分钟,向革命烈士献上了白花。 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分,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缓缓下了山,准备返程回家,眺望远处,数栋大楼拔地而起,爸爸说这是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的楼房,仿佛烈士们也看到了他们用身躯和生命换来了自己美好的家乡而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我心里默默念叨从今往后,我要好好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感恩他们给予我生命并教育我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有用的人,同时我也感恩所有帮助我的人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革命先烈事迹故事范文二 正值深秋。狼牙山上一片片的红枫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戎装,惊艳如血。远看,几座山峰错落有致,那绝世的火热的红铸成光辉的历史点燃了生命的颜色。 一九四一年,也是秋季。日伪军猛烈地对狼牙山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在一天夜里,突围了狼牙山。七连的战士们接受任务,阻挡敌军。其他士兵携人民悄悄撤离。战士们一边与敌人战斗,一边悄悄把敌军向棋盘砣峰的悬崖处引诱。到了悬崖边,只剩下了五名战士,他们手枪里虽没有子弹了,可他们面无惧色,浑身散发着浩然之气,双眸中透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摹然之中,天空中响彻了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位壮士的声音: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洪亮,坚定的声音划破苍穹,撕裂长空,回荡在人们的心间,在为祖国不惜牺牲一切,奉献一切的胸怀间无限延长…… 他们纵身跳下悬崖。时间在这一瞬间凝滞了,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脸上英勇无畏的笑容。 事隔半个多世纪,那声音、那笑容,那纵身一跃的身影依旧存在人们的心中。人们还时时记起那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鲜血来染红军帽上的红星的军人,那些使历史的一瞬间成为永恒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聂荣臻将军为烈士纪念碑题的词。也许他们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兵,也许他们都不是伟大的领导人员。但是,每一个敢于为国家献身的人都是英雄,每一人在战场上英勇地与敌人抗争的士兵都是英雄。也许他们的名字都不为人知,也许一个他对祖国的兴亡并不大。可他们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我们要记住:所有热爱祖国,愿为祖国献身的人都是英雄。 今日的狼牙山,仍如往日那样雄险奇伟,热烈而深沉。那一片触目惊心的血一般的红,那一片热烈的火一般的红,那一片灿烂夺目花一般的红,是半个世纪前,五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壮士用生命与鲜血谱成的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革命先烈事迹故事范文三 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拦住来人要路条。那人见此情况,连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认真,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从此,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出色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桥,常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

文档评论(0)

shenchunxia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