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PAGE 3页 共 NUMPAGES 13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读书随笔 读《教育,向美而生》有感
一个懂得自我革命的人,会自成一个独立而生长着的系统,一生谦卑,也一生高贵。可能有人会认为,自我革命是一件消极的事,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其实,它无比积极,而且是一种深刻的积极。例如你对着镜子观照,看见了脸上的泥垢,这便是自我反思;如果你动手擦掉泥垢,这便是自我建设,从而使你收获了比原先更干净、更美好的自己。可见每一次的自我革命,哪怕是一次微革命,都可能实现自我超越。一旦实现了自我超越,你就为人生打开了新的一页。身为教师,我们客观上会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榜样,因此更应主动做一个真诚的自我反思者和自我革命者,一面思考一面改变,并从中获得可持续的成长。自我革命,挑战的是惰性和自满,体现的是自觉和建设。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都是通过自我革命展开的,自我革命最能体现一个人灵魂的真实和深刻。自我革命,虽然往者不可谏,但来者犹可追。很多教师从初为人师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基本适应,进而小有所成,仰仗的正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人应该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有所得,亦求诸己。一、好察非明。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明察秋毫,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于细微之处发现蛛丝马迹,及时“捕获”那些犯错的学生。这样,既能救助学生险些迷失的心灵,又能树立教师自身的威信,但一个小故事却说明不然。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有一次扮演一位徒步旅行者。为了表达这位旅行者的劳累和憔悴,上场前他特意解开了鞋带。一弟子看见了,马上告诉大师,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待弟子离开后,大师又将鞋带解开。旁人不解,问大师为什么不告诉弟子实情。大师答道,有些真相是不重要的,他能细心发现并热心告诉我,我就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这种积极性,至于真相,将来会有机会告诉他的。真相的价值,是由事情的“意义”和当事者“心的态度”来决定的。有些真相,不察,是愚;有些真相,不察,是善。两者的区别,要用智慧来分辨。既不盲目轻信,失去自我(这是“缺钙”的教育),也不妄加猜测,乱己身心(这是臆想的教育)。诚如孔子所言“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意即不预先揣度别人的欺诈,不凭空猜测别人的不诚实,却又能及早发觉欺诈与不诚实,这样的人才是贤者。诚不谬哉!一学生在一个雨天跑过来为我撑伞,说是顺路,其实,他家在相反的方向。我不去探寻他的真实用心,只是微笑着与他并肩前行。这类真相,不察,是因为不必。一学生说因为感冒喉咙很痛,不想去参加课间跑步。我没有咄咄逼问,只是为他泡了一杯板蓝根。如果真是感冒,这杯板蓝根可治他身病;如果是谎言,这杯板蓝根可治他心病。这类真相,不察,是因为不值。一学生家境贫寒,每次春秋游时都只带开水和馒头,然后离班级同学远远的。对他的远离行为,我没有追问,只是自己也带上开水和馒头,然后借故与他坐在一起。这类真相,不察,是因为不忍。“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教师,不应该是真相的迷醉者,在真相和人性的天平上,更应倾向后者,为学生的心灵和尊严构筑起一道“防火墙”。在引导学生真诚无伪、取信为先的同时,教师更需努力培育自己的慧心和包容心,从而既能获得内心的平衡,也能与学生和谐相处,享受快乐而有意义的教育人生。二、必胜非勇。从教之初,素有女侠情结的我总是处处求胜,以显示自己的强大。与学生过招,我可以说是逢战必胜。君不见,一番唇枪舌剑后,偃旗息鼓的一定是学生;几个你来我往的回合后,占据上风的基本是我。加上所带班级历来出类拔萃,胜人一筹,于是学生怀着叹服和敬畏的心送我一顶“郑武帝”的帽子,我的治班之效也被冠为“郑英之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享受着学生欣羡的目光和同行啧啧的赞叹,在一路凯歌中沉醉不已。直至看到这个小故事——一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让一休猜猜自己手中的鱼是死的还是活的。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于是,一休说:“是死的。”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一休淡淡一笑:“是的,我输了。”原来输也可以如此优雅而从容,原来胜与负之间并没有一条永恒的界线。一休输了,但他保全了一条活的鱼,这真是一种以大悲之心为底色的输。这样的输,比赢更需要勇气,比赢更经得起考验,比赢更具久远的价值。胜与负,是人生必须书写的画卷。胜,固然意味着强大,但必胜之心有时会使自己陷入困境。独孤求败,因为必胜,所以孤独一生;东方不败,因为不败,最后一败即死。从这个角度讲,不胜,是给自己留一片空间,是给他人留一点儿余地。教育亦如此。教师的强大固然可以增加他的力量感,但过于强大反而会让学生望而生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