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山水画中“黑”“白”的关系
中国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门类出现,经历了从最初的宗教功能到政治性功能演化的过程。早期的绘画从属于宗教,并经过了漫长的演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宗教性功能逐渐转化成为政治和伦理服务的功能,诚如《左传》所说:“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此时的绘画,不在于艺术价值本身,而在于通过绘画所达到的政治功能。东汉中叶以后,由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加剧,文人士大夫们看透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残酷,纷纷退隐。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逐步让位于“自然”、“无为”、“清静”、“虚淡”的道家追求。绘画的政治功能逐渐淡化,转而直指人的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的传世之作,画中的人物不再是宣扬某种政治诉求,而是描绘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该画中,除了主体人物以外,还突现了山川景物,尽管略显幼稚古朴,却开启了中国绘画的另一种门类,以模山范水为主的山水画。由于山水画作与老庄思想的玄理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因此人们借迷恋山水以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山水画在这种文化思想的介入下,逐渐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游春图》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绘,也是保存至今最早的独立山水画。画面以青绿勾填描绘山川、人物。重叠的山岗、平远的河水占据了整个画面,人物不再占据主要位置,只是作为点景而出现。
隋唐时期,山水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成为与人物画、花鸟画并驾齐驱的国画三大种。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山水画家,吴道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王维、张璪、王洽等,都是蜚声画坛、影响后世的杰出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继承和发展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与之不同的是,王维则在画中,以水墨代青绿渲染,创“破墨”山水技法。在其《山水诀》首句即开宗明义:“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山水画中,关于“黑白”关系的这种语言表现形式得到了充分肯定。
历经宋、元、明、清,直至当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山水画的这种“水墨”典型一直居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导地位。这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山水画的“黑白”关系。
由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可知,保存至今最早的《游春图》是色彩艳丽的青绿山水画,而非纯水墨“黑白”的画面结构。当这种典型的“黑白”语言形式出现以后,为何一直居于中国画艺术的主导地位呢?
在人类的视觉感受中,色彩是人对自然界的基本感观,黑白则是含在色彩之光中的视觉抽象物,所以黑白明暗在人类的视觉自然体系中往往是通过色彩体验得到的。亦即色彩的样式使我们感到世界上实物本身存在的样态,而光所形成的明暗则是一种外来因素在实体上所形成的间接存在,色彩更易于与人的视觉实感发生关联,而黑白则显得略弱一些,总是保持着某种距离。由此,我们可以解释青绿山水画先于水墨山水画出现的原因,然而却无法佐证水墨山水画为什么在出现之后一直居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主导地位。山水画的“黑白”语言形式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貌,必然有其适于国人精神的某种相容和同构性因素。这种“色彩观”深受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中“天人感应,神与物游”的影响,是一种审美心理的体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山水画中“黑”与“白”的视觉组合形式因为在感性上与彩色的现实感拉开了距离,反而更有利于表现与具体事物本身拉开距离的思想和精神。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世界的一种有秩序性的理解。中国较为早熟的农业社会本身就是一种规律性生活周而复始的形态,这种规律性的稳定生活自然生发出一种关于世界永恒规律的印象,而这种永恒规律的印象便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出发点。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又力求在绘画艺术中将其实现。而这种“黑”与“白”的组合适合于用来象征中国文明中的那种富于哲学观念的内涵:对道的追求,对天的认识,无疑都表明了求索精神的永恒和理性。“黑”与“白”所形成的关系是最稳定、恒久,最富于理性,最有明确的规律和规则的。这种特点都使其自身的效果与中国的哲学观念的许多部分同构或类似,所以在寻求从绘画艺术中得以表现的方式时,选择了这种纯水墨的“黑白”画面结构样式。对于绘画艺术而言,色彩的运用是视觉艺术表现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这种纯水墨的“黑”与“白”在中国传统文人看来,是最具魅力的基础色彩。“五色令人目盲”,惟“运墨而五色具”,文人画家对“水墨黑白”情有独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文件目录.pdf VIP
-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pdf VIP
- 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docx VIP
- 电力变压器声纹检测技术导则.docx VIP
- 调度员考核管理细则梳理.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24—0201.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pdf VIP
- 2021《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装备及制度建设标准》.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pdf VIP
- (高清版)-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