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官话词汇和语法研究概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官话词汇和语法研究概说 摘 要:从词汇和语法两大方面梳理中原官话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从研究内容看,中原官话以单个方言点的特殊语言现象为主,较少涉及由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变异现象;从方言片区看,关中片和汾河片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他片区研究相对较少;缺乏方言片区之间的内部比较。 关键词:中原官话 词汇 语法 一、引言 中原官话在八个官话区中分布范围最大,分布区域遍及“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山东省西部地区,山西省西南汾河谷地,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还深入到甘肃、青海两省与宁夏、新疆两区南部”①。中原官话分布范围东西长约三千多公里,从东到西横跨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十一个省区;南北长约六百多公里,在我国中部呈带状分布②。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 二、词汇研究 (一)词源研究 中原官话的词源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今到古考证方言本字;一是从古到今探究文献中的方言词。 方言本字研究一般从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出 发,结合文献资料,按照音义结合的原则考释本字,主要涉 及古语词和特色词,有利于了解特定地域的文化。杨子仪 1991)根据字音、字义和《集韵》 《方言》等文献资料,考证了秦陇片固原话“ ?、?O”等 110 个方言本字。吴继光 1997)考证了徐州话 “貊、?”等 79 个本字。赵 ?t 缺(2005、 2006)考证了商阜片玄武话“馏”的意思为“把熟食再蒸”义,还考证了“舛嘴、具长、殿窝”等常用字词的本字和含义,揭示出玄武话方言词和古代汉语的密切关系。赵红 2012)从历时角度考察了陇东方言的特征词,这些特征词均来自古代汉语和近代白话文著作,如来自古代汉语的词“嗟、 ?俊⒒洹钡龋 ?来自宋元明清白话著作的词“迭办、倒灶、待诏”等。王振顶( 2015)借助文献考证了表“蹲”义的河南方言特征词 [ku31 tei22] 的本字及其演变,认为其是古语“踞与蹲、 蛄与蹲” 同义连文式复合在中原官话中的遗留。中原官话考证文献中的方言词研究与考本字的路子相 反,一般立足于古代文献,分析与之对应的方言词汇,以探求方言与古汉语的关系。这类依据主要依据宋代《东京梦华录》和清代《歧路灯》两部文献资料。这两部文献均使用了大量具有河南地方色彩的民间语辞和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 中原地域特色。张生汉( 2000)、秦崇海( 2003)通过上下文语境和现代河南境内方言口语以及其他文献,诠释了清代 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中的“投词、信惯、撞头撞脑、黄 金入柜、扣、开拨、嫌择、认真、拘挛、起办、爬角、寒脸 儿、相应”等方言俚语。郜彦杰( 2006)依据《西厢记》《汉语方言大辞典》 等文献, 探讨了笔记体散记文 《东京梦华录》中的“脚店、虫蚁、生淹”等俚语。也有从其他文献或文化 角度研究方言词源的论文。时学伟( 2000)依据《周礼》《说文》《史记》等文献,指出开封话“闻早、赶趁、封、谝”是古语词,阐释了开封话与古代汉语的源流关系。 (二)特色词研究 中原官话特色词研究主要指能体现方言特色的词汇研 究,包括方言特征词。贺巍( 1993)列举了洛阳话部分特殊词语,将其界定为“本地区的人觉得和别的地方不同,外地人对这些词语不太容易理解”③。该文提到的“特殊词语”实质上指“特色词” 。 关中片特色词研究成果较多。刘俐李( 2009)对比了陕西关中话、新疆焉耆话和中亚东干语的特征词,发现关中话 的一级特征词焉耆话基本丢失,东干语大多丢失,二级特征词④焉耆话和东干语分别保留约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王春 磊(2012)列举了关中方言部分特征词, 并将其分为传承词、创新词和变异词三类,如“ ?A 、僚、乡党” (传承词),“端直、啊哒、谝”(创新词),“心疼、瓷”(变词)。辛世彪( 1997)通过关中方言与北方官话的共时比较,认为关中方言“让” 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奚落、耻笑” 。孙立新( 2004)指出 关中方言特征词保留了隋唐以前文献中的相关词语, 如“覆”义为“盖”,“住”义为“绕开” 。 以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教授为主导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特色词研究。该团队采用传统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 方法,以特色词为研究对象, 考察不同群体特色词的知晓率、使用率,分析语言变项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 社会变量的关系,揭示特色词使用差异的因素,并预测发展趋势。 (三)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着眼于方言间词汇的差异,从横向对比角度,通过进行方言区域的内部词汇比较揭示词汇的地域差异,通过与其他官话方言的词汇比较以及与普通话的比较揭示方言词汇自身的特点。 徐红梅( 2003)采用调查、统计、比较的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揭示皖北方言词汇的地域差异、存古特征以及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皖北方言内部的地域差异,

文档评论(0)

138****3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