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布贴”的现状与保护调查报告.docxVIP

“阳新布贴”的现状与保护调查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文最新推荐 范文最新推荐 PAGE PAGE # / 17 阳新布贴”的现状与保护调查报告 一、阳新补贴简介及其历史与现状 布贴是在一块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而制作成的具有浅 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而阳新布贴在剪样造型、色彩配置、 缝置工艺和刺绣点缀上尤其显得独具特色。因而在 1990年版的《中 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布贴辞目中,被作为唯一的地方布贴辞条载入。 阳新布贴体系庞大,从自冠至履的童装到童枕童玩,以婚嫁饰物到妇 女家用,以及庙堂团、吊幡等,有近30个品种。如孩童穿戴的布贴抱 裙、各式童帽、花馋兜和全身满饰图案的贴画背褡(马甲) ,以及实 用和玩赏俱存的贴画虎、猫、狮枕和童玩布球,花篮等。其中,仅儿 童隔涎、护胸和保暖用的馋兜一项,已发现的就不下数十种。 阳新布贴虽然已走出阳新,跨出国门,但它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以 前,在阳新到处可以见到布贴的身影, 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可以找出 一二个会制作布贴的人。但现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一个人口超过 1500人的村子里面,会制作布贴的不超过 10个人,而且其中有九成 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阳新文化馆,共有 10人会制作布贴,但文化 馆保存的布贴仅有40余幅,以此推算,全县目前会创作布贴的人中 青年只有500余人,而其中技艺娴熟者实为凤毛麟角。 厶阳新布贴面临失传的原因和保护面临的困难分析 1)市场化冲击是阳新布贴画面临失传的根本原因 以前,大凡农村女孩十二三岁便开始在母亲或祖母的传导下, 用五彩 的边角布料进行拼贴。到了出嫁时,便循着世代相传的习俗,将做嫁 衣时所剩下的各色布角,装进一个别致的布角包里带到婆家。等到怀 孕以后便开始做起各式好看的布贴物, 不用花多少钱,就能让小宝宝 得到既实用又漂亮的衣物和贴画玩具。在亲戚朋友家有小孩做满月、 生日喜庆之时也可作为贺礼相送。阳新布贴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给自足 的状态。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阳新中青年中外出打工的人 越来越多,布贴创作的人数越来少,另一方面,由于制作布贴比较费 时费力,而原来孩童穿戴的抱裙、馋兜、马甲等有了市场替代品,并 且这些市场上出售的东西在很多年轻人看来更为时尚,布贴就逐渐失 去了存在的空间。 n bsp;n bsp;n bsp; —、高考之后的困扰 nbsp;nbsp;nbsp;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 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 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 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 hellip;hellip; 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 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 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 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nbsp;nbsp;nbsp;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 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 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 甚至还要少,而这 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 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 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 但这也 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 这 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 并希望它能 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n bsp;n bsp ;n bsp;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 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 这 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 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 刻的印象。 nbsp;nbsp;nbsp;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 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 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 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 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 读书。 nbsp;nbsp;nbsp;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 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 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 担。 nbsp;nbsp;nbsp;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 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 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 家里的日常开销

文档评论(0)

wangcunhu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