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1 -
第19届 “希望杯”初中试题刍议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周春荔
2008年第19届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数学爱好者总要回味今年的试题.,交流学习试题的体验。 “希望杯”初中试题的内容那样的基本,粗看平淡无奇,细品则另有醇美的风味.
比如,初一1试题4. 正方形内有一点A,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1,2,5,6,则正方形面积为( )
(A)33 (B)36 (C)48 (D)49
答案:选(D).
由于A在正方形内,所以A到两组对边的距离之和相等,由于只有1+6=2+5,于是,正方形的边长只能为7,故面积是72=49(平方单位).
题目的设置将正方形的边长为7,以条件“正方形内有一点A,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1,2,5,6”,将其巧妙地隐藏起来,等待解题者去发见。接着又在初一2试中,进一步升华为试题9
平行四边形内一点到四条边的距离分别是1,2,3,4,那么,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小是( ).
(A)21 (B) 22 (C) 24 (D) 25.
答案:选(A).
如1图所设,和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
和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则 面积.
图1从1,2,3,4共有3组组合可作为为和,
图1
其中 时,最小.
本题巧妙地利用斜边大于直角边解决了最小值的问题. 拓广了前一个试题的内涵,足见命题者匠心独运.
对综合性的大题仔细品味,试题有如下特点.
一、题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寓以新意有发展
例1. 如图2,A和B两个小机器人,自甲处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绕直径为整数米的圆周上运动,15分钟内相遇7次,如果A的速度每分钟增加6米,则A和B在15分钟内相遇9次,问圆周直径至多是多少米?至少是多少米?(取)
分析:行程中的相遇问题,从小学开始就是重要的应用题型,属基本题型。其中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是基本知识。解决本
图2
图2
由于圆的直径为,则圆周长为。设A和B的速度和是每分钟米, 一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分;他们15分钟内相遇7次,用数学语言可以描述为
= 1 \* GB3 ①
如果A的速度每分钟增加6米,A加速后的两个机器人的速度和是每分钟米,则A和B在15分钟内相遇9次,用数学语言可以描述为
= 2 \* GB3 ②
本题不是列方程,而是列不等式来描述题设的数量关系,这对一般学生可能比较生疏,体现了基本技能的灵活性。
由 = 1 \* GB3 ①,得由 = 2 \* GB3 ②,得,
上面两式相加,则有,
.
已知“圆的直径为整数米”,所以,圆周直径至多是28米,至少是10米。
将行程问题与不等式的整数解联系起来,使行程问题的老题型有了新意,运算与表达难度对初一学生适中,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
二、问题不难,思路不难,解法不难,深层联系须挖掘
我们着重分析初二2试的第22题的来龙去脉.
杠杆在直角坐标轴上滑动,是非常典型的题型,对研究轨迹,函数、极值、导数都有重要意义.从小学到大学,都属常见的基本题型.比如:
图31. 图3中的两个滑块A,B由一个连杆连接,分别可以在垂直和水平的滑道上滑动。开始时,滑块A距O点20厘米,滑块B距
图3
O点15厘米。问: 当滑块A向下滑到O点时,滑
块B 滑动了多少厘米?(第十届华杯赛口试题22)
【答】滑块B滑动了10厘米。
【理由】由,
可知连杆的长度等于25厘米。当滑块A向下滑到O点时,滑块B距O点的距离是25厘米,故滑块B滑动了25 -15 =
2.“给定直角XOY,一条定长(记为)的线段AB两端在角的两边上滑动,求AB中点P的轨迹.(轨迹是以O为中心,为半径的圆被定直角XOY截出的四分之一圆弧,解略)
把定长线段变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可得
3.“在直角坐标系中,满足,
点A,B分别在轴、轴上,当A点从原点开
始在正轴上运动时,点B随着在正轴上运动(图 4)
图4.求原点O到点C的距离OC的最大值,并确定此时图形
图4
应满足什么条件?”(OC的最大值是10,当A点重合于O时可达到)
如果求的线段的一端C不是直角的顶点,比如将直角板翻过来放,将C放在轴上,求原点O到点B的距离OB的最大值,就改编成了19届初二2试的第22题. 并且有意识地安排成了3问的阶梯型,启发作题的思维过程.
例2. 在直角坐标系中,满足,点A,C分别在轴、轴上,当A点从原点开始在正轴上运动时,点C随着在正轴上运动.
(1)当A在原点时,求原点O到点B的距离OB;
(2)当OA=OC时,求原点O到点B的距离OB;
(3)求原点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