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及演唱特点
绪论
当我们唱起早期的艺术歌曲, 当因为历史而产生了距离感之后, 它的价值会显现得更清晰。 当然艺术歌曲不可能都是精品, 每个时代所创作的作品也是因时代而定,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大浪淘沙后, 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特质的作品便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来, 如金子般璀璨耀眼, 钻石般永恒美丽。 捷克著名歌唱家亨利 . 菲尔迪南 . 曼斯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当声音和情感都达到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 ”歌唱是以抒发歌曲的情感为主要目的,为了能够正确的把握声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 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声乐演唱者需要不断的巩固与提高自身的声乐基础, 还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 才能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贴切, 更加准确的表达出来。本文结合个人声乐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窥探中国经典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以加强对这种声乐体裁的研究和学习,阐述其创作背景、艺术规律、演唱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特点,进一步弘扬民族声乐的瑰宝。
作品简介
2.1 词曲作者的背景材料
艾青( 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
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
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 《火把》等,成名作为《大
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
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 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陆在易,又名梓钧,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 1943 年出生于浙江余姚 (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 1955 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 1967 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 1972 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 1981 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 1997 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①《中国艺术歌曲教程》
2.2 作品背景
本诗写于 1938 年 11 月,当时正是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之时,日军所到之处疯狂肆虐,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妄图摧毁中国
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加入民族解放斗争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 ,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用文字这支钢枪刺向敌人的胸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歌唤醒更多的中华人民去反抗,去斗争。
2.3 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1,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
眷恋土地,来形容中华人民对祖国的眷恋,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以及一片赤子之心。诗人艾青用 “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 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因而想唤醒更多的爱国之士加入抗战的队伍之中。
《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
3.1 和声的运用
在和声写作上, 和声结构的多样性是作者作曲的重要方法。 作曲家大量使用不同音级和不同功能的和弦构成的复合式和弦, 打破传统的和声功能和谐感, 制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和歌曲带来的强大的对比性的音响效果, 从而更加生动, 更加贴切的表达了歌曲所需要的特殊效果, 同时作者作曲时大量应用持续音的简单和声织体。与此同时,钢琴伴奏也在和声以及节奏方面起了衬托性的作用, 而且
一些特定的音型以及一些复杂的音型都是以钢琴伴奏作为和声的伴奏织体, 从而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与内涵。 如当“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 这句第二次出现时,双手的齐奏以及大七和弦与重属和弦的使用,把对“激怒的风”
的愤慨之情展现得栩栩如生,情绪得到了强调与升华。还有在“然后我死了,连
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句中,接近于西洋歌剧的宣叙调, 和声则采取了一种简约的方式,在高音区做一些修饰点缀
3.2 曲式结构
在曲式结构上, 作曲者采用两段体的结构, 是由引子——间奏——尾声——尾奏的再现构成的, 作曲者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与西洋歌剧的咏叹调中的宣叙调的手法巧妙的运用在一起。 使该曲既有中国艺术歌曲的抒情性和幻想性又有西洋歌剧中宣叙调的戏剧性和现实性。 从组成结构上看, 整首曲子是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单二部曲式构成的复二部曲式结构, 4/4 拍子。本曲为典型的复单二部曲式,全曲开始时的调性为 bG调,但是在下一个单二部曲式开始部分却没有在原调上,而是在它的上方增二度调性 A 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