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马克思面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发表的即席演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发了蕴含在资本主义社会“干硬外壳”下的深层矛盾,富于前瞻性地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担当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文章善用比喻和和典故,将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表达得鲜活生动,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词的相关知识,学习本文善用比喻、典故来说理的演讲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教学难点】:
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这篇演讲词的内涵,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和意义的正确观点。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1818 年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重点却在哲学和历史上。1841 年大学毕业后担任《莱茵报》编辑,1843 年因《莱茵报》被普鲁士国王查禁而失业。在此期间马克思认识了恩格斯,并结下深厚的友谊。1847 年两人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指导该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此后起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 年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1849 年遭驱逐出境,辗转到达伦敦。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马克思翻阅伦敦大英图书馆里的资料并写出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1864 年,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1867 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3 年马克思在伦敦辞世。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2、文体知识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与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①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②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③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说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之门。
学习演讲词,要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握其针对性。还可以设想作者演讲时的现场氛围,揣摩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想象其表情和肢体语言。
二、预习检测
1、字音字形
锭dìng 尽jǐn管 气氛fēn 不可思议
2、词语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衰颓:衰落颓败。也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毋庸争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
狡狯:诡诈。也指机灵。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三、初读文本
1、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背景、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
明确:
主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
时间:1856年。
背景:19世纪中叶的欧洲崇尚革命、追求革命,发表这篇演说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
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
2、这篇演讲词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演说的中心观点是无产阶级在社会革命中起主要作用,最终会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作者开篇先由1848年革命谈起,揭示欧洲社会蕴蓄的革命力量,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足引出无产阶级革命;再通过分析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阐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最后作出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的预言。
四、细读文本,重点句、段研读
1.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何从1848年革命谈起?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做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3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3 鸿门宴》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4 窦娥冤》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5 雷雨》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6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1.1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1.2 与妻书》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2 祝福》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4.1 促织》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4.2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5.1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 《15.2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