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得与失
.、八 、一
前言
“蓉城之秋”音乐会是继 “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 等地区性大型专业音乐活动之后, 在巴蜀大地上崛起的又一支乐 坛之花。 虽名为音乐会, 但实际上它是“经过四川省人民政府批 准,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大型音乐周,每 届都历时数日,旨在展示、检阅、交流四川省音乐创作和表演的 新成果 , 促进四川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
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于 1981年 10月举行,在群众中产 生了强烈的反响, 并赴京汇报演出, 得到首都各方人士的肯定和 赞誉,之后每 3 年举办 1 次。
作为巴蜀大地的艺术品牌, “蓉城之秋”音乐会既取得了一 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对此,本文试就“蓉城 之秋”音乐会举行数届以来的得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蓉城之秋”音乐会带来的收获 如同现在中国颇负盛名的“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 音乐会一样, “蓉城之秋”音乐会同样是一个繁荣音乐创作, 选 拔音乐人才, 弘扬巴蜀文化, 提高市民音乐素养和凝聚四川音乐 力量的重要平台。因此,它的举办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带来的是 种种属于四川、属于蓉城的“秋的硕果”。
(一)繁荣音乐创作
从第一届“蓉城之秋”开始, 音乐会的主要内容都是演出这
3 年来新创作的作品,主办单位也会组织省内主要创作力量,同 时在全省开展作品征集活动, 为音乐会提供演出的新作品。 为了 将每场音乐会办得更好, 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 很多音乐团体 和音乐家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积极准备。 28 年来,四川音 乐界的艺术家们为历届“蓉城之秋”音乐会创作的音乐作品难 以计数,其中有上百首作品是经过专家评定获得奖项而得到推广 的,它们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获得了社会普遍的好评, 并传遍全 国。仅器乐曲就有在“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创作评奖”中获得一 等奖的交响音画《云岭写生》,获得二等奖的交响叙事曲《草地 往事》和管弦乐曲《打双麻窝子送给你》;在“全国第三届音乐 创作(民族器乐)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民族管弦乐曲《蜀宫夜 宴》和大型民族管弦乐曲《达勃河随想曲》;在“全国第三届音 乐创作(民族器乐)评奖”中获得二等奖的管弦乐曲《阿诗玛叙 事诗》;在“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中获得优秀 作品奖的管弦乐《羌山风情》,以及展现四川康巴地区藏族人民 新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管弦乐作品《康巴音诗》等等。除此之外, 二胡协奏曲《满江红》、 《江河云梦》,扬琴协奏曲《忠魂颂》, 小提琴协奏曲《川江》,钢琴协奏曲《青年 祖国的春天》,
大型民族管弦乐 《南诏乐舞》 ,民乐合奏《大渡河狂想曲》 ,箫、 琵琶与管弦乐曲《水月芙蓉》,二胡与琵琶乐队曲《读感怀》, 管乐合奏《草地掠影》、《月光下》,管弦乐曲《摩梭土风》, 钢琴曲《欢乐的牧童》,歌舞音画《七彩西南》,交响音诗《黑 纳米 -泸沽湖印象》,大型民族歌剧《风雨送春归》等等,也都 在音乐会上大放异彩,成为蓉城音乐界所熟知的作品。而通过 “蓉城之秋”音乐会问世的歌曲则更是不胜枚举。 其中值得一提 的莫过于在第二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获得声乐创作奖的歌 曲《我爱你,中华》。这首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挚爱和自豪感的 声乐曲, 是由著名世界语诗人苏阿芒作词, 四川音乐学院敖昌群 教授作曲, 曾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不仅获得第四届“晨 钟奖”,还同期发表在 1985年第 1期的《音乐世界》 、《歌曲》 、 《上海歌声》 3 家刊物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更是凭借 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在央视第一届青年歌手大赛上一举成名。 除 此之外,很多歌曲都是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和社会 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作品,具 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受到专业人士和观众的一致 好评,也激发了艺术家们更多的创作热情。
有的作品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在音乐会上获得奖项, 但 是却给了创作者展示自我的机会, 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 品。由此可以看出, “蓉城之秋”音乐会为繁荣四川音乐创作做 出了杰出贡献。
(二)选拔音乐人才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表演者,都需要一个展示自我、评价自 我、磨练自我的平台, 而“蓉城之秋”音乐会正好给四川音乐人 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四川音乐界通过“蓉城之秋”的选拔, 哺 育了成百上千的音乐人才。 他们带着家乡给予的历练和荣誉从四 川走出去,扬名全国,甚至远涉重洋,蜚声海外。
年轻的新人们在这里锻炼自己的能力, 初露锋芒; 小有名气 的演员们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 不断提高。如独唱演员范竞马、 德西美朵、兰卡卓玛、张琳娜、曲比阿乌、姜代康、罗丽岷、练 正华、唐竹雅、甘国农、丁晓云、谭小平、段厚英、肖霞、郑玉 华、古幼玲……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