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11
精品文档
PAGE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代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元正、岁朝、年朝等。 《尚书大传》又
称正旦为岁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称撊瘮。
自从公历纪年为主后, 俗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称元旦, 以
免混淆。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元日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间,皆以为大
节日。宋《野客丛书》云: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大节日,七日假。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 (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
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
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 (寓可有好运气 ),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
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
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 (或头天贴好),
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 (认为一
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 ),开大门时要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
早点吃蒸糕、米花,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
苗族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五“踩花山” (青苗语称“奥道” ),举行隆重文娱活动,称主
办人为“尤厚道”。有的过年时用糯米饭喂牛,牛角上贴红纸,拉到井边给牛“照镜子”。正月初二、初四、初六这三天要杀猪祭“门主”,或称祭“火龙猪”,祭时外人和妇女不得参加,汉族人不得偷看。认为祭过“门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来年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
外,正月或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 (即“火神”),以祈求寨内不发生火灾。
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
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
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
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元宵节
1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而十五日又
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
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 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
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 “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 吕后篡权,
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
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 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 汉文帝都微服出宫, 与民同乐以
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
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
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 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
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接汉
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
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 “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更是
由于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