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激素的功能与应用(下)PPT.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殖激素的功能与应用(下) 四、性腺激素 睾丸 卵巢 雄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松弛素 四、性腺激素 1. 雄激素 来源: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部、卵 巢、胎盘也能分泌少量,主要形式为睾酮和雄烯二酮。 生理功能  刺激维持公畜性欲及性行为;  刺激精子发生;  促进第二性征出现;  促进副性器官(如副性腺、阴茎)的发育。  应用:提高性欲,改善精液,试情动物。 四、性腺激素 2. 雌激素 来源:主要来源于卵巢,由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分泌。 此外,肾上腺、胎盘以及睾丸也可分泌少量雌激素。 化学特性:一类化学结构类似、分子中含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  卵巢分泌:雌二醇 (主要功能形式)和雌酮,17  -雌二醇活性最高;  人工合成:己烯雌酚、苯甲酸雌二醇、己雌酚、双烯雌酚等;  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香豆雌酚、染料木因等。 四、性腺激素 生理功能 2. 雌激素  促进雌性动物的发情表现和生殖道生理变化;  与促乳素协同促进乳腺导管系统发育;  促进第二性征表现。  应用:己烯雌酚、苯甲酸雌二醇  诱导发情;  诱导泌乳;  人工引产;  治疗胎衣不下;  化学去势。 四、性腺激素 3. 孕激素 来源:主要黄体、胎盘分泌。此外,此外,肾上腺、卵 泡颗粒细胞及睾丸也能产生少量孕酮。 化学特性:分子中含21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孕酮(黄体酮)是孕激素 的主要形式。人工合成品有甲孕酮、氯地孕酮、炔诺酮等。 四、性腺激素 3. 孕激素 生理功能  维持妊娠;  调节发情  应用  少量孕酮与雌激素协同,促进发情表现;  同期发情;  大量孕酮与雌激素抗衡,抑制母畜发情。  诱导发情;  预防流产;  妊娠诊断。 四、性腺激素 4. 松弛素 来源:又称耻骨松弛素,主要由妊娠黄体分泌。此外,子宫、胎盘、乳腺、 前列腺等都可分泌少量松弛素。血液松弛素水平随着妊娠期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分娩前达到高峰,分娩后即消失。 化学特性:由和亚基组成的多肽物质。 生理功能: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促使骨盆 韧带、耻骨联合松弛,子宫颈松软,协助分娩。 应用:子宫镇痛、预防流产和诱发分娩 五、前列腺素 来源: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和体液中,主要来源于精液、子宫内膜、母体胎 盘和下丘脑等。 化学特性:  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  分A、B、C、D、E、F、G、H、I等9种类型, 其中PGE、PGF对动物繁殖较重要,尤其是 PGF2α;  天然PG不稳定,易分解;  人工合成的PG类似物(如氯前列烯醇)活性高、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