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2.心脏破裂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症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总发生率:50%。 原因: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预后 乳头肌断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休克,常见于心梗后2-7天。听诊杂音: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者(特别是下壁心梗时),有无杂音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能明确诊断。 预后: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也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后内乳头肌断裂,比前外侧乳头肌断裂相对多见,后者是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引起。右室乳头肌断裂相对罕见,但可引起三尖瓣反流和右心衰竭。 乳头肌断裂可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因其快速剧烈的返流而致命。 快速诊断和紧急手术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手术死亡率约为25%,左室射血分数0.45患者手术死亡率增高(42%),手术成功者长期生存率约为64%。 同时,单纯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冠脉血运重建患者近远期随访死亡率分别高达80%和100%。 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肺淤血、肺水肿以及血液动力学紊乱的支持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以维持收缩压大于90mmHg,肺毛细血管嵌入压12-15mmHg,心脏指数大于2L/m2,如需要可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支持治疗。 心脏破裂 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偶为心室间隔部破裂造成穿孔,在胸骨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患者能存活数月。 左室游离壁破裂 梗死心室的游离壁破裂可发生在10%的院内死亡病人中。心尖部心室壁较薄,供血终端区的坏死程度显著,侧枝循环少,心肌收缩对无活动力并僵硬的坏死区产生的剪切力效应,以及心肌老化心肌微结构撕裂,都是引起破裂的局部因素。 左室游离壁破裂导致的死亡约占心梗患者死亡总数的10%。心肌破裂患者的一般特征和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患者并无差异。发生破裂部位和心梗部位一致,主要发生在坏死心肌和存活心肌交界处。 血液积聚在梗死心肌局部、溶栓治疗对心肌胶原降解和合成抑制以及梗死区域淋巴细胞的浸润并吸收胶原组织,这些均和心肌破裂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心梗往往是透壁性,冠脉持续性阻塞且侧枝形成缓慢。最常见于左心室外侧壁。50%的破裂发生在心梗5天内,87%发生在心梗后14天。临床多见于老年(60岁),女性,高血压患者。 突发的电机械分离通常是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心脏破裂患者死亡率仍然相当高。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仅有间断性、少量血液渗漏至心包腔。如心电图提示局部心包炎,则需高度警惕心肌破裂的可能。持续、严重的心包疼痛可能也是这种亚急性心脏破裂的一种表现,随后的炎症修复过程形成的纤维组织将导致假性室壁瘤形成。二维超声心动图依然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评估预后、决定是否手术的有效指标。 急性心脏破裂预后差,手术修补机会较小。如果患者紧急手术及时,其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仍令人满意。对于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达48.5%。决定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快速诊断,而后者需要医生对那些突然产生血液动力学恶化的患者保持高度的怀疑,特别是对于没有证据提示有再次缺血或梗死范围扩展的患者。 三、室间隔穿孔(破裂) 急性心梗患者室间隔穿孔的发生率为1%-3%,占心梗患者院内死亡原因的5%。室间隔穿孔在前壁心梗时多见于室间隔心尖部,下壁心梗时多见于室间隔下基底部。两种情况的发生率相似。 患者临床表现休克症状,同时出现新近产生全收缩期杂音,S3及肺部罗音。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向右分流。 手术治疗仍是第一选择,药物保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